\/a>","copyright":"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改進:
![]() 《戰翼的希格德莉法》ED中的場景 | |
基本資料 | |
用語名稱 | 反戰 |
---|---|
其他表述 | 反戰題材、反戰運動 |
相關條目 | 戰爭 |
反戰(英文:Anti-War Movement;日文:反戦運動)是ACGN作品中出現的一個題材。
反戰運動是持和平主義的人反對戰爭的個人或團體運動。
反戰的思想自古存在,但因為近代以來戰爭的烈度急劇上升,反戰思潮也隨之流行。在殘酷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反戰運動達到頂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各國設立了聯合國,以促進人類和平。
與反戰運動相輔相成的是有著反戰思想的作家所創作的反戰藝術作品。這些作品通常著重描繪戰爭的殘酷、以及對戰爭的反思,並反對擴軍、反對與他國敵對。
在日本,中日甲午戰爭後,就有反戰思想的萌芽,但昭和早期軍國主義的政府實行白色恐怖,阻止了反戰思想的傳播。戰後,日本湧現了一批反戰人士和藝術家,在宮崎駿、圓谷英二這些老藝術家的作品中時常能感覺到反戰的情緒。
值得注意的是,描繪戰爭殘酷的作品不一定是反戰作品。如日本的一部分作品表達的是對日本在二戰中戰敗的惋惜、和對日本能重新成為軍事大國的嚮往,即所謂「反戰敗」作品,與反戰思想背道而馳。一部分戰爭題材作品(多以標榜維護和平的日本自衛隊為主題)雖然主題倡導和平,但卻涉及美化日本二戰時期的軍人或軍國主義象徵,粉飾戰爭的殘酷性,且此類作品通常更多著墨於描寫戰爭其中一方的慘烈狀況而刻意忽略其他陣營同樣有在戰爭中受害的表現,因此算不算反戰作品有爭議。中國大陸的版權方通常將它們視為宣傳軍國主義的右翼作品不允許上架。
在討論ACGN作品中角色的人格組成時,反戰也可以代表他們對於戰爭的反對或逆反心態,與之相對立的心態是「好戰」。不難發現反戰≠怯戰,不同角色可能對反戰有著不同認知。比如《洛洛歷險記》中,霹靂火和力霸天都是反戰人士,但霹靂火的態度是「我反對戰爭,因此我要時刻準備以武拒敵」,而力霸天的態度是「我反對戰爭,因此我要逃離戰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