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好~!歡迎來到萌娘百科!如果您是第一次來到這裡,點這裡加入萌娘百科!
- 歡迎具有翻譯能力的同學~有意者請點→Category:需要翻譯的條目←
- 如果您在萌娘百科上發現某些內容錯誤/空缺,請勇於修正/添加!編輯萌娘百科其實很容易!
- 歡迎關注 萌娘百科各大平台官方帳號 ~
- 覺得萌娘百科有趣的話,請推薦給朋友哦~
- 萌娘百科新人/遊客群119170500歡迎加入,加入時請寫明【萌百用戶名或擬反饋內容】~
機槍
萌娘百科軍事相關條目正在建設中,歡迎有編輯意向的朋友加入萌娘百科歷史軍事原型編輯組編輯群:1035855750
歡迎正在閱讀這個條目的您協助。編輯前請閱讀Wiki入門或條目編輯規範,並查找相關資料。萌娘百科祝您在本站度過愉快的時光。
![]() | |
基本資料 | |
萌屬性名稱 | 漢:機槍 英:Machine Gun 德:Maschinegewehr 日: |
---|---|
萌屬性別稱 | 機關槍 |
萌屬性類別 | 武器道具 |
典型角色 | 曉美焰、黑巖射手 |
相關萌屬性 | 槍械、彈鏈、怪力、暴力 |
![]() |
概述
廣義上的機槍,或者說技術層面意義上的機槍,指的是一切類型的可以連發的身管武器。而狹義上或戰術意義上的機槍,指的是一類壓制性的連發身管武器,主要作用是為步兵等脆弱單位打掩護、防守陣地和載具和對敵方實施壓制等。而在空戰和防空任務中,機槍也是必備裝備——飛彈出現之前,幾乎沒人能不用彈幕就擊落敵機。總的來說是一種火力兇猛、可長時間投射火力的一類自動武器。
和所有槍械一樣,機槍遵守20毫米槍砲分水嶺的原則。因此一些其他的類似的但口徑超20毫米的武器,如榴彈機槍,它只是叫這個名字而已,本質上是榴彈發射器而不是槍,不妨把它歸類為一種特殊的砲。
現代人通常覺得使用彈鏈或彈鼓等大容量供彈具是機槍與衝鋒鎗、自動步槍等其他自動武器之間的最大差異。這個觀點放在冷戰/後冷戰時代還算靠譜,但在這之前就不太合適了。在冷戰以前,因為拉大栓才是輕步兵的主旋律,所以哪怕彈容只有20發彈匣的捷克式輕機槍,也足已完成火力壓制任務。再者機槍還有一個關鍵指標——散熱。雖然自動步槍可以連發,但它們缺乏散熱設計——快換槍管、散熱片或加重槍管。這也是為什麼從技術上講,紹沙輕機槍和白朗寧自動步槍(BAR)一樣不太能算正統的輕機槍——它們只不過是被裹挾進歷史浪潮、臨危受命成為輕機槍的自動步槍。當然,不論如何,使用彈鏈供彈的一定是機槍——畢竟機槍以外的槍械都沒有那麼大的彈藥需求;另一方面,冷戰爆發以來有一些輕機槍重回重管自動步槍的設計理念,比如RPK、95班機這些彈匣槍,用來承擔一些不那麼重的壓制任務,甚至是客串DMR,因此在討論這些輕機槍的時候也會把它們特意區分討論。
從歷史角度看,機槍的歷史其實也就是自動武器或者連發武器的歷史。機槍與手槍聯姻便誕生了衝鋒鎗;而機槍與步槍聯姻又造就了自動步槍以及突擊步槍。
步兵機槍
就步兵機槍的分類而言,中國軍事術語和北約軍事術語存在一定差異,下面詳解。
輕機槍( )
簡記為LMG,是相較於通用機槍輕型的一種機槍,可以由一個士兵所操作使用,由於輕機槍一般裝備到步兵分隊或步兵班,有些國家軍隊定位為班用機槍。一般用兩腳架支撐進行依託射擊,也可以端在手裡射擊,其重量在5至10公斤左右。作為單兵輕武器中最具殺傷力和威脅力的存在,其強大的作戰能力被很多人所嫉妒,也因此機槍手或自動步槍手經常會成為敵人的針對目標。
早期輕機槍是由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的重管自動步槍發展而來,主要是因為早期的自動步槍使用當時手動步槍和中型機槍相同的彈藥,並且有厚重和長大的槍管,適合高精度和較長時間的連射。典型例子包括麥德森輕機槍、劉易斯機槍、捷克式輕機槍和布倫輕機槍。
絕大數現代班用機槍使用和突擊步槍一樣的中間威力彈藥,分為兩大類別:
- 輕型支援武器(Light Support Weapon,LSW) ,為突擊步槍專門用於火力支援的變體型號,提高了些許射速、射程和精準度。它們一般使用擴容彈匣或彈鼓供彈,比SAW輕巧且換彈速度更快,且包括供彈具在內的大部分零件和原型突擊步槍通用,但火力持續性不如SAW且無法快速更換槍管,典型例子包括RPK(AK的變體)、QBB-95(QBZ-95的變體)和M27 IAR(HK416的變體)。
- 班用自動武器(Squad Automatic Weapon,SAW鋸子) ,由通用機槍演變而來,有專門的自動結構和散熱裝置,且使用彈鏈供彈(儘管部分SAW的雙向供彈系統使得緊急情況下也可以插突擊步槍的彈匣),一般被北約陣營認定為"真正的機槍"。它們有著兇猛的火力且可以快速更換槍管,但並沒有LSW那麼便攜且換彈速度較慢,典型例子包括M249、MG4和內格夫。
通用機槍( )
簡記為GPMG,舊稱輕重兩用機槍。它既可以裝配兩腳架作為輕機槍使用,也可以放在三腳架上充當重機槍使用,比老舊的中型機槍更靈活更輕便,更有利於提高步兵的機動性。
一般認為最早具備通用機槍性質的武器是一戰時代出現在丹麥的麥德森機槍。這種武器可以裝上輕便的兩腳架作為輕機槍使用,也可以放在三腳架上充當重機槍使用,不過由於其供彈具是25/30/40發彈匣,彈容不如同時代主流的彈鏈供彈重機槍,火力持續性較弱,因此更多是被當做輕機槍看待。
間戰期在德國出現了MG34通用機槍,它是公認的世界上第一型通用機槍。不像麥德森機槍,它可以用彈鏈或75發彈鼓供彈,作為重機槍使用時可以保證和重機槍相當的火力持續性。德國於二戰期間基於MG34又研發了MG42,它具備高射速、高可靠度、低成本的優點,被認為是那個時代的機槍的巔峰之作之一,這種武器被德國人一直用到戰後許多年,其北約口徑改型MG3更是服役至今。到了冷戰時代,通用機槍取代了中型機槍的位置,並成為世界範圍的主流裝備。
中型機槍( )
簡記為MMG,M2出現前曾稱為重機槍,M2出現以後這些武器就被西方歸類到中型機槍名下,而中國等部分國家則一直稱呼這些武器為重機槍。
按照定義,中型機槍是指發射標準威力步槍彈,擁有緊密的支架結構以及冷卻設備的重型支撐型防禦武器。主要用於控制大片陣地,實施對敵方的火力壓制,需要多人操作使用,一般有槍手一名和負責彈藥供應和槍管散熱的副手兩名。當時「重機槍」中的「重」字是來體現重機槍的威力和控制範圍,而非槍管口徑。典型例子包括德國的MG08重機槍,英國的維克斯機槍和俄國的M1910重機槍(均為馬克沁水冷機槍的變種),也包括蘇聯的SG-43和DS-39、法國的哈奇開斯M1914和日本的92式重機槍(均為風冷式機槍)。二戰後逐漸被通用機槍取代,如今只能在某些落後或戰亂地區找到這些武器。
重機槍( )
簡記為HMG,中國引進該類型武器時曾命名為大口徑機槍,如今有時會稱為高射機槍,或像西方一樣稱為重機槍。
它的始祖是由約翰·摩西·白朗寧製造的M2白朗寧機槍,口徑為12.7毫米。重機槍在破壞力和移動能力上相對於使用步槍彈的中型機槍有了提高,並且被裝備在車輛載具,飛機,建築物和輕型工事內。
與中型機槍相比,新式重機槍具有前者無可匹敵的反裝甲能力,在應對輕裝甲目標和薄弱掩體時具有更優的殺傷效果。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軍在車輛載具、飛機和防禦工事中廣泛使用M2機槍;同樣的,蘇聯也在廣泛使用DShK重機槍(使用12.7×108彈藥 )。相對地,德軍的MG34及MG42兩款通用機槍大規模的出現在歐洲戰場,雖然它們對步兵的攻擊十分有效,但其威力受制於其使用的步槍彈,缺乏像M2那樣的反工事和反車輛的能力,這個弱點也在D日攻擊以後的戰役中體現了出來。
載具機槍
載具有很大的冗餘度,因此機槍的功能也顯得非常易於區分。各國在載具機槍的分類方面沒有太多異議。
高射機槍
最常見的載具機槍,除了作為輕量級要地防空武器,也可以安裝在任何地面和水面載具上。這種機槍有著極高的迴旋俯仰自由度,為了獲得更高的射高會採用一些大口徑子彈——也正因此高射機槍有時直接就是步兵機槍中的大口徑機槍換個支架的產物。
同軸機槍
也叫並列機槍。坦克、步兵戰車配備的機槍,和其主砲平行地安裝在砲塔之內,跟著主砲一起迴旋俯仰。其中一種用途作為主砲的彈道槍使用——換句話說,先用同軸機槍試射幾發,以便推測出火砲的提前量。裝備該武器的另外一個優勢是節省主砲和車頂機槍的彈藥,加強坦克近戰時對抗步兵和其他輕型目標的能力。
航向機槍
安裝在各類車輛正前方、與之航向時刻保持一致的機槍。因為需要透過裝甲的射擊孔安裝,航向機槍迴旋俯仰的自由度極低。現已不再使用。
航空機槍
安裝在航空器上的機槍。使用方法決定了如何安裝,如:
- 前射機槍——和航向機槍類似,一般安裝在機頭或機翼上。多為戰鬥機的進攻武器。
- 側射機槍——能夠覆蓋側面的機槍,一般安在機身側面,還可以用砲塔安裝在背面、腹面和尾部。特別地,直升機的側射機槍一般直接從乘員艙開門架設,故也稱「艙門機槍」。多為攻擊機和轟炸機的防禦武器。
在ACGN作品中的出現
不管是ACG還是電影還是其他文學作品裡使用機槍的往往大多會是極其彪悍的角色,(偶爾也有蘿莉使用以造成反差萌的形象),不過大多數是大姐頭或是猛漢的形象(在80-90年代的電影裡面經常會出現拿著機槍掃射敵人的壯漢形象),由於機槍的連續射擊以及強大的火力壓制,使用機槍的角色通常附有暴力、強氣等屬性。
許多遊戲裡,也會在地圖上放置一些固定的機槍,相對於玩家自帶的機槍火力要猛得多。任何玩家都可以操作,只不過不能搬走。比如《合金彈頭》第六關裡,置於潛艇上的機槍。
同時,機槍也是許多早期軍用空基平台標配——在現實中,機槍戰鬥機一直到二戰後才被機砲戰鬥機完全取代;各種直升機直到現在也都有簡單的艙門機槍;而兩舷和頭尾、腹背都有機槍的轟炸機在活塞螺旋槳時代也是比比皆是。在戰爭主題遊戲裡,從直升機上用艙門機槍往地上「潑水」無疑是一大樂事。
歷史名槍
美國
- 手搖式的加特林機槍[1]既然學醫救不了人,那就讓對方輸得更慘一些吧(滑稽)[2]
- 白朗寧M1895
- 白朗寧M1917
- 白朗寧自動步槍(【COD2✓】,【CODWW2✓】,【CODWAW✓】,【BF1✓】,【FH2✓】,【紅管2✓】)
- 白朗寧M1919系列
- 白朗寧.50口徑重機槍(M2/M3系列)M2重機槍在《戰艦少女》中的使用情況:戰艦少女:密蘇裡換裝「清涼一夏」(戰損CG)
- 基本算作M1917的大口徑版本,美國人稱「ma deuce」,意思是「第二個媽媽」。
- 《戰爭雷霆》中,同盟國陣營的大多數戰機都有裝備航空型M2(與地面部隊的HB型相比射速稍快),美系空軍的初期噴氣機使用的是M3機槍(單挺射速最高可達到1250rpm)。地面載具裡其他國家的部分載具以及美系絕大多數載具則裝備M2HB作為高平機槍。在1.0~1.7權重的陸戰下,該武器對地面載具的毀傷效果尚可,足以戳穿該權重下一些輕坦的側面/頂部裝甲。
- 在《半衰期(半條命)系列》中有外觀非常類似的場景武器登場,彈藥無限(畢竟1998年的遊戲,機槍的模型就是幾個長方體拼在一起再貼個紋理,能認個大概就感天動地了)
- 在《輻射76》中M2HB作為一種重武器登場,拆除了支架改為提把,可以提在手裡快樂地邊走邊射不穿動力甲就能拎起40多公斤的槍邊跑邊打的76超人。但是作為平衡,M2的傷害值極低,甚至低於打556子彈的突擊步槍。
- 《戰艦少女》中,作為美系艦孃的一個形象元素出現,如戰艦少女:密蘇裡。
- M2HB————《少女前線》
- 栗濱明美————《蔚藍檔案》
- M60通用機槍(【BF3✓】,【BF4✓】,【BFHL✓】)
- M134米尼岡(minigun迷你滾)
- GAU-19(【CODBO2✓】)
- LWMMG
蘇聯/俄羅斯
- PM1910
- 施卡斯航空機槍
- 《戰爭雷霆》蘇系低權重空中載具的標誌性裝備,有著1850rpm的驚人射速,人送外號「蘇維埃雷射槍」。當然,7.62mm的口徑導致其毀傷不足就是了。
- 別列津航空機槍(【從軍✓】【BF2✓】)
- 《戰爭雷霆》蘇系攻擊機和轟炸機常用前射武器和自衛武器之一,作為一款12.7mm大口徑機槍其因為配備了蘇聯特色的金屬陶瓷核心穿燃彈,毀傷相當優秀,甚至誕生出了「蘇系127mm航空艦砲」梗。
- 捷格加廖夫DP27
- 捷格加廖夫DP28
德什卡( )重機槍- 捷格加廖夫輕機槍(RPD)
- 卡拉什尼科夫輕機槍(RPK)
- 卡拉什尼科夫PK系列
- AEK-999
- NSV
- Kord重機槍
- KPV
- 發射14.5x114mm彈藥,殺傷力可與西方國家的20mm厄利孔媲美。
德國
- MG08/18(德版馬克沁)
- FG42
- MG34
- MG42
- 在《輻射76》中以「輕機槍」的名義登場,彈藥改為美製的.308彈藥。MG3:6
- 在《勝利之日:起源》中作為德軍MG-42機槍手(在經典的勝利之日中,軸心國還存在以更少的彈藥和更慢的射速換取無過熱機制的MG-43機槍手)的標準配備武器登場,高射速和高威力,與美軍以及英軍機槍手一樣,若不在沙包或趴下並部署其腳架,後坐力同樣恐怖,且持續開火將會導致槍管過熱從而在一段時間內無法繼續開火。
- 與同盟國美軍的M1919相比,軸心國德軍的MG-42的射速要更快,但是其在沒有隊友提供的彈藥的情況下只有一個彈鼓可供重新裝填,續航能力要比M1919更差,並且其的槍管過熱機制使得其火力壓制能力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 《刺客信條:大革命》主線劇情中的一個Helix裂縫任務中,有這樣一個橋段:二戰期間,亞諾·多里安在德佔巴黎的艾菲爾鐵塔上用MG42反擊德軍戰鬥機。事實上,這段劇情不屬於大革命時期的亞諾的基因記憶,亞諾實際上並未真的穿越到二戰演抗德神劇。
- MG42————《少女前線》
- 空崎陽奈————《蔚藍檔案》
- 奧黛麗————《卡拉彼丘》
- MG151/15(一款口徑15mm的航空/高射機槍;還有個變種叫MG151/20,那個口徑20mm,算機砲)
- MG3
- MG4
- MG5(【CODMW✓】,【WF✓】)
- HK23
- HK21
- HK MG36
比利時
- FN MAG及其衍生型號M240
- 《使命召喚:現代戰爭2》中有登場
- 《戰爭前線》中有登場,原版僅能在初版新手教程中使用,聖誕版可以在每年聖誕節期間在商城限時出售,皇冠版本只能通過PVE模式獲得的皇冠幣在商城處購買。


- FN Minimi及其衍生型號M249與Mk46(【使命召喚全現代戰爭系列✓】,【戰地風雲全現代戰爭題材✓】)
- Mk48(Mk46的7.62mm NATO口徑版本)
英國
- 馬克沁重機槍(其他國家地區所有馬克沁的根源)
- 《戰爭雷霆》蘇系第一輛防空車即為一輛嘎斯AAA卡車加裝四聯裝馬克沁,某種程度上,這是蘇系「最純粹的防空車」。
- 劉易斯
- 布倫
- L86A2

法國
- 哈奇開斯機槍
- M1909
紹沙( )M1915式輕機槍- 達爾內
- 《戰爭雷霆》法系近岸海軍糟心的魚雷艇刮痧槍。
- AAT-52
中國
- 民國24年式重機槍(仿MG08)
- 許多抗日主題作品裡的常客,如《亮劍》等。
- 67式通用機槍
- 作為中國自主研發機槍的嘗試,其原始型號存在諸如射擊穩定性差、槍管容易過熱、故障率高等缺點,甚至獲得了「最差國產機槍」的惡名。因此該槍先後被改進了兩次,成為瞭如今的67-2式通用機槍。
- 80式通用機槍
- 81式輕機槍
- 81式自動步槍的LSW型號。
- W85重機槍(「W」代表外貿型)
- 上世紀PLA「輕量化重機槍」思路的產物,空槍重量不到20kg。因此在國際市場上W85是搶手貨,中東那邊甚至能把這槍安裝在摩托車後座上當活動火力點來用
- 88式通用機槍
- 89式重機槍
- 空槍重量僅為17.5kg,堪稱目前世界上最輕的現役重機槍。
- 95式輕機槍
- 95式自動步槍的LSW型號,彈鼓採用了不對稱設計以適應無託結構。
- 02式高射機槍
- 全球首款鈦金機槍,威力與20毫米高射砲相當。
- QBU-191
- 雖然QBU-191定位是班組狙擊步槍,但是由於其使用的重槍管+帶有全自動功能+有腳架,所以只要換個彈鼓或擴容彈匣就能直接當LSW用。
- QJB201班用機槍
- 吸取88式的失敗教訓重新設計的新班用機槍。除了使用彈鏈供彈以外,緊急情況下還可以使用191步槍的彈匣。
- QJY201通用機槍
- PLA自用機槍拋棄7.62×54mmR轉用7.62×51mm北約彈的嘗試。據槍械設計師透露,未來還將會出現使用6.8×51mm SIG Fury彈的QJY202型以及使用.338 Norma Magnum的QJY20E型,僅需更換槍管即可在201型與202型之間自由轉換,而在更換槍管的基礎上再更換供彈與拋殼裝置即可轉換為20E型。
日本
- 大正十一年式
- 中國人稱「歪把子」。
- 錯誤細節:現實中歪把子的彈鬥只能在不完全分解中拆卸,並不能像彈匣一樣快速插拔。有些遊戲如《戰地風雲5》,給了個可以把彈鬥像彈匣一樣插拔的歪把子,相當離譜。
- 92式
- 96式輕機槍
- 99式輕機槍
- 62式
- 原捷克斯洛伐克/捷克
- ZB-26
- VZ52/57
其他國家
- 麥德森機槍(丹麥)世界上第一個大規模生產裝備的輕機槍(【BF1✓】,【BF5✓】)
- M53通用機槍(南斯拉夫)狄託的撕布機
- 仿自MG42,與原型相比拉長了槍機行程,因此射速變為更可控的800rpm
- UKM-2000(波蘭)
- NEGEV(以色列)
- CETME Ameli(西班牙)
- 73式通用機槍(朝鮮)
- K3(韓國)
- Ultimax 100(新加坡)
- 啟拉利KE7(瑞士)
- Lahti M24(芬蘭)
虛構/待確認
- 《怪物獵人系列》:自MHW修改部分武器的操作機制以來,重弩配備了兩種特殊彈藥。其中一種是機關龍彈,使用時最多能打出100發連射,打完後需要一段時間逐漸自動回滿彈藥。
- 《無主之地系列》:遊戲裡其實一直都沒有真正的「機槍」,不過達爾公司的一些突擊步槍實質上是彈鏈輕機槍,強盜廠和弗拉多夫公司則十分熱衷於在手槍或突擊步槍上應用加特林原理,弗拉多夫甚至搞出了加特林狙擊步槍這種奇物。
- 黑巖射手————《黑巖射手》(虛構加特林機槍)
- 御坂妹妹————《魔法禁書目錄》《某科學的超電磁砲》
- 伊卡洛斯、奧蕾迦娜————《天降之物》(虛構加特林機槍)
- Coco Adel————《RWBY》(加特林機砲可摺疊成一隻挎包)
- 拉格納·羅亞爾————《最終幻想VIII》(輕機槍(士兵時期))(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戰鬥曲叫《The Man With the Machine Gun》)
- 奧麗莎(聚變驅動器→強化聚變驅動器)、堡壘(哨衛模式下的加特林機槍→強攻模式下的轉輪機槍)————《守望先鋒》
- 毛加(燃火鏈式機槍+爆烈鏈式機槍)————《守望先鋒「歸來」》
- 吵吵先生————《槍火遊俠》(轉輪機槍×2)
- 蘭伯特————《Apex英雄》(機動式轉輪機槍「塞拉」)
- 毀滅戰士————《毀滅戰士》(火神機槍)
- 機槍射手娘————《植物大戰殭屍》(帶有機槍元素的植物)
- 猛虎王————《洛洛歷險記》(背著一挺加特林機槍而且從頭到尾就沒用過)
星泉————《水手服與機關槍》- 機槍手————《軍團要塞2》
- 魯多爾·馮·修特羅海姆————《JOJO的奇妙冒險》(依靠德意志黑科技獲得了腹藏機關槍砲?)
- 蒙犽————《王者榮耀》雙持加特林
- 青————《BORUTO》這玩意可比忍術好用多了
- 戰爭機器————漫威漫畫(肩上設有一挺加特林)
- 暴走蘿莉金克絲————《英雄聯盟》(名為「砰砰槍」的3管加特林機槍,官方描述為「輕機槍」)
- 艾草————《怪物獵人 崛起》(炎火鐵重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