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邪歸正是ACGN作品中常見的一種事件和故事橋段。
簡介
改邪歸正也就是原本身為邪派的人物或組織,變成正派人物或組織的行為。
通常,此行為大多隻適用於具有正邪之分的作品,而如果作品中各派只是立場不同,但並無正邪之分,則該詞雖同樣可以使用,也更多的是體現「從一方轉投另一方」的意思(在被投奔的一方視角中自己是正義的)。
類似用法有「棄暗投明」,即背棄黑暗的一派,投入光明的一派。該詞同樣有時用於「被投奔的一方視角中自認為是光明」的用法。另外,改邪歸正也常會成為洗白的一種形式。
視具體的設定,改邪歸正可能有多種情況,比如:
- 人物原本可能確實是邪惡的一派,但在與正派打交道的過程中,受到感化,內心良知覺醒,而轉變為正派一方。
- 人物原本原本並不是邪惡的,而是由於某種邪惡力量/負面情緒/黑暗勢力的侵蝕、蠱惑、欺騙、更改記憶,而成為邪派人物的,在經歷種種之後,終於將黑暗力量壓制/消滅/納入掌控,並恢複本性,成為正派之人。
- 人物原本就是多重人格或多重性格,反覆無常,在邪惡人格佔主導意志時便為邪派人物,而正派人格壓制了邪惡人格,主導了意志,就會成為正派人物。
- 等等。
改邪歸正需要一個過程,因為首先要取得正方信任。這些角色為此有時需要戴罪立功或以死明志——擺出一副「如果你覺得我不可信任,你大可立即殺了我」的態度。如《成龍歷險記》中,特魯叛逃黑手幫投奔老爹古董店和十三區時,告知了他們幕後黑手的名字叫聖主,從而使得老爹迅速找到破解魔法扭轉了聖主重新制霸亞洲的局面。從特魯道出「惡魔的名字叫聖主」那一刻起,他就完成了戴罪立功,贏得了信任。
「改邪歸正」也常常會成為死亡Flag的一種。此種Flag下,邪派人物改邪歸正、投入正派一方後,往往會很快領便當。
需要說明一點的是,有些角色屬於影帝,他們的「邪」是假的,只是偽裝或權宜之計,所以不該算改邪歸正,比如宇智波鼬、市丸銀等。
ACG相關劇情
- 《龍珠系列》:
- 那美剋星外星人比克(短笛)原是企圖征服世界的大魔王,與孫悟空是敵人,但後來被悟空、悟飯父子等人的影響下,心態逐漸改變,成為保衛地球的戰士。
- 作為戰力強大的賽亞人王子,貝吉塔原本是個將地球人視為垃圾的戰鬥狂人,還具有徵服宇宙的野心,但後來在悟空等人的感化下,變得更具人情味了,投入了主角一方陣營。
- 《聖鬥士星矢》系列:
- 撒加、加隆原是反派人物,一個爭奪聖域統治權,挑起聖域內戰;一個提前喚醒海皇波塞冬,挑起海洋之戰。但最終和其部下們重新回到雅典娜城戶沙織的麾下。(不過此二人都具有雙重人格,一為善,一為惡,當惡人格主導意志的時候便為惡人)
- 《天空戰記》:
- 黑木凱為八部眾夜叉王的轉世,回歸天空界之後被黑暗力量侵蝕而變得邪惡以及野心膨脹。直到在異動宮最終決戰中,被修羅王一平驅除了體內的黑暗力量之後,才恢復正常,但凱愧對以往的所作所為,為救一平而亡,靈魂與一平合二為一。
- 《火影忍者》:
- 改邪歸正的劇情比較多。大蛇丸、藥師兜、宇智波佐助、宇智波帶土、長門等都經歷了改邪歸正的歷程。即使是我愛羅,某種意義上也算改邪歸正,他初登場時是一個被尾獸扭曲了心智,殺人不眨眼的忍者形象,後來在與鳴人戰鬥之後,在鳴人等人的感化(以及鳴人的嘴砲攻勢之下)逐漸恢復心智,並成了鳴人等人的朋友和戰友。
(待補充)
ACG作品登場活動及事件(文化風俗、遊戲娛樂、體育運動、意外事件等) |
---|
| | | 學校相關活動 | 活動類(學校例行) | | | 活動類(文化藝術) | | | 活動類(學校其他) | | | 校內事件/事故類 | |
| | 通用活動 | 祭典/節日/慶典類 | | | 健康狀況/醫療類 | | | 靜態活動類 | | | 海邊&泳池活動 | | | 商業/購物類 | | | 紀念日類 | | | 音樂/歌舞類 | | | ACG/御宅類 | | | 感情/戀愛類 | | | 遊戲/比賽類(非體育) | | | 遊戲/比賽類(體育) | | | 靈異/鬼怪類 | | | 職場類 | | | 政治/法律/宗教類 | | | 極限運動 | | | 其他活動 | |
| | 注 | | | 事件/事故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