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松尾芭蕉(1644—1694)[1] |
基本資料 | |
用語名稱 | 五七五 |
---|---|
用語出處 | 日本的傳統詩歌形式 |
相關條目 | 最上川 |
五七五是以五、七、五個音節為體裁的一種日本傳統詩歌形式,隨著時代的發展出現了「
長短十七音
五七五之源,日本和歌中國詩,古名曰俳諧。
奈良時分長短歌,平安長歌漸被棄。
幕府六百年,短歌口口相傳頌,五七五七七。
明治僅餘五七五,其他部分皆減除。
欲創作俳句,兩個特點不可缺,季語與切字。
借景表季抒人情,切字斷句留意韻。
俳句發揚者,俳聖松尾芭蕉也,賦其抒情意。
與謝小林並活躍,俳畫結合同發揚。
時值江戶中,有前句附點評者,呼柄井川柳。
前句無季語之錮,切字停頓亦不必。
俳諧遠流傳,英俳漢俳皆廣傳,佳作駢興出。
動漫文化常出現,有些場合不細分。
意向借用時時有,針砭時弊帶吐槽。
俳諧翻譯難,沿漢俳律者有之,襲其五七五。
棄其格律者亦有,幾字以蔽之足矣。
俳句的兩個重要特點便是季語(季語)和切字(切れ)。季語(通常放在發句中,因為俳諧這種體裁用於娛樂活動通常是一人出發句,等待其他人接付句兩句12字)是用來描述特定季節的詞彙,例如「櫻雨」(
在俳句的發展史中,被稱為俳聖的松尾芭蕉(1644—1694)有著重要的地位。他賦予了俳句更高的藝術性,讓俳句從詼諧幽默的小調逐漸轉變為抒情達意的短詩。在他之後,與謝蕪村(1716—1784)在進一步提高文學性的同時還將俳句與文人畫結合在一起,讓俳句有了更強的表達力。
到了江戶時代中期,人民文化水平普遍提高,此時俳諧衍生出了一種比較通俗的變種:給出一個付句,接一句不受季語與切字限制的前句。此類變種經由前句評者柄井川柳(1718—1790)篩選,通過門生吳陵軒可有發行的《誹風柳多留》發揚光大,因此得名「川柳」。格式的相對自由帶來的是題材的相對自由:上到古今萬事,中到柴米油鹽,下到黃賭亂象,皆可以川柳的形式表現。有無季語是俳句與川柳的重要差別。
俳諧是較早被傳播至西方世界的亞洲文學表現形式,英俳和漢俳在如今亦十分流行,也產生了不少佳作。
由於五七五是日本詩歌文化中頗有代表性的作品類型,很多日本出品或者與日本有關的ACGN作品中都會出現五七五。但在有些作品中俳句與川柳有時候並不會嚴格區分。有不少作品借用俳句中常常用到的意象。在非五七五主題的ACGN作品中通常也能起到吐槽的作用。
五七五的翻譯一直是各國翻譯界長期困擾的問題。在ACGN作品中,有譯者選擇沿用五七五的漢俳式翻譯,但也有很多翻譯選擇對五七五格式進行變通處理,例如在《川柳少女》中出現的三四三變式,或者傳統的五言甚至四言句或七字句都是對五七五的合理轉化:日語音節總數較少,所以表達一個信息所需的音節量就相對其他語言更多一些;再因為漢語文字表意,使用字數少一些的漢語足以表達同樣的意思。
ACGN中應用
以俳句為題材的作品
- 《冬之日》——川本喜八郎導演的一部集體創作連句動畫,由全世界35位動畫家聯合製作而成,標題來源於松尾芭蕉《芭蕉七部集》。
摘下君之笠( ),盡將全身浸於此( ),晚秋時之雨( )。——宗匠荷兮
- 《Project575》——世嘉聯合多家公司推出的跨媒體企劃,有遊戲,VOCALOID音源和衍生動畫作品GO!GO!575。
我想要綻放( ),把這街道的全部( ),緊緊地抱住( )。[5]
- 《I like 俳句》——骨抜きチキン創作的漫畫作品,講述在侘(chà)寂社中,熱愛俳句的少女們一起創作俳句的故事。
安逸的日子( ),猶如茶葉的香味( ),洋溢著甘甜( )。[6]
- 《言語如蘇打般湧現》——Flying DOG原作的動畫電影,講述的是不善於言辭、通過俳句表達自己感情的少年與迷失自我的網紅少女之間的故事。
歷經十七載,待到盛夏七月時( ),方得與君逢( )。[7]
以川柳為題材的作品
- 《川柳少女》——由五十嵐正邦創作的四格漫畫,並有動畫等衍生作品。講述的是透過書寫川柳傳達自己所思所想的無口美少女與因為川柳而放棄打架的原不良少年之間的故事。介紹和 上面那個 好像啊?
- 口下手で 笑うと女が 逃げる人。[8]這裡用三種格式翻譯供讀者參考:
- 五七五:拙於言辭者,笑顏為少女而綻,彼為之躲閃
- 三四三:他嘴笨,露出笑容,女避之
- 五言句:言拙不足慮,一笑女避之
- 口下手で 笑うと女が 逃げる人。[8]這裡用三種格式翻譯供讀者參考:
出現了俳句/川柳的作品
- 《搞笑漫畫日和》——這部作品裡的松尾芭蕉似乎有點不太正經……一同被惡搞的還有芭蕉桑的徒弟河合曾良等人。
- 《刀劍亂舞》——作品中角色五月雨江喜歡吟詠俳句,其名字中的五月雨也是俳聖松尾芭蕉常用的季語。
五月雨連綿( ),忽見海上龍燈現( ),卻是守海人( )。——松尾芭蕉
- 《日常》——動畫中相生佑子在罰站時吟了一首「俳句」以表達自己的苦悶之情。
作業忘了寫( ),因而立於走廊上( ),奔騰向前方( )。實際上「最上川」並不是季語,只是為了湊數用的
- 《我的鄰居山田君》——作品中常常會引用俳句。
深秋夜寂寥( ),如何能將其打消( ),歡笑與喧鬧( )。——松尾芭蕉
- 《櫻桃小丸子》——作品中櫻桃小丸子的爺爺櫻友藏常常會說些感嘆世間萬象的俳句,稱其為「友蔵 心の俳句」。
盛夏日正旺( ),拼盡全力除蟑螂( ),汗水映光芒( )。- 作中其他人偶爾也會以「×× 心の俳句」的名義創作出一些俳句。
- 《寶可夢系列》——動畫角色大木博士又被稱為「川柳博士」,擅長以寶可夢為題材創作川柳。在動畫片附帶的欄目「大木博士的寶可夢講座」中,他每次都會用一首「寶可夢川柳」概括當集講座內容。
索羅亞克啊( ),這是夢還是現實( ),還是幻影呢( )?
- 《摸索吧!部活劇》——動畫第1季第2集中摸索社一行人一邊踢足球一邊吟誦俳句。說的更像是川柳
卯足了幹勁( ),但是沖得太前了( ),結果越位了( )。
- 《BanG Dream! 少女樂團派對!》——第88期活動的劇情為因俳句作業而煩惱著的奧澤美咲她們前去焰火晚會尋找靈感的故事。
習習河風中( ),五朵相依在一起( ),美麗的煙花( )。[9]
- 《原神》——作品中角色楓原萬葉喜歡吟詩作對,其名字中的「萬葉」或許就來自《萬葉集》。他在他的角色演示裡,就創作了一首五七五詩。
天高散孤雲( ),落日澄空故鄉影( ),飄搖遊子心( )。
- 《暴太郎戰隊咚兄弟組》——猿原真一/猿兄弟的扮演者評價他是一個博學、愛反覆吟誦俳句、我行我素地度過每一天的風流人。宇宙船vol.181雜誌甚至附錄了猿原真一說過的俳句。
春風拂面過,如似故人別( )。[10]
- 《遊戲王》——
初晴尋蹤去( )踏雪妮兒復留印( )來者沿跡循( )晨曦映雪白皎皎( )笑語成霜共行腳( ) - 《對馬島之魂》——作品中的探索之一就是讓玩家書寫俳句,並且PlayStation中國官方曾經在微博上發起了一場對馬島首屆俳句大賽,收穫了不少優秀的漢俳作品。
- 悲愴如戰馬,分不清旭日金甲,紅了海與沙。
- 索尼罪滔天,百姓們怨聲載道,已經斷氣了。
- 《全面戰爭:幕府將軍2》
- 倚此天罡劍,壯士當羨傲黃泉,只是冬已現。
倚此天罡劍,微笑面對陸戰隊,洋人是大便。
- 《隨興旅 -That's Journey-》——鈴森千花在決定去松島便聯想到了(江戶時期後人杜撰的)松尾芭蕉的名句,在松島旅遊時也模仿其唸了一句。
松島呀( ),啊啊拜託你了啊( ),松島呀( )。松尾芭蕉:0分
網上亦流行
自20世紀80年代「漢俳」這一概念提出以來,使用中文按五七五的格式作詩,便逐漸為大眾所知。在網際網路普及以後,一些上文所述的ACG作品,也促使其愛好者中流行起了創作俳句/川柳的亞文化。由此,五七五近年來成為了中文網絡上的迷因,出現多輪玩梗熱潮。
- 受到大木博士的「寶可夢川柳」影響,《寶可夢系列》的粉絲社群中有不少網友常用五七五發評論;
- 《川柳少女》在B站播出時熱度頗高,其評論區以及彈幕中,網友們紛紛以三四三格式進行創作;
- 2024年,以轉載日本新聞的帳號「MOJi辭書」的評論區為中心,五七五佔領了原先屬於114514、一眼丁真等梗的生態位,成為了在B站抖機靈的熱門選擇,並有擴散到全網之勢。
對於五七五格式的詼諧創作,往往有網友化用與俳句有關的梗「最上川」,以「最oo」的格式發回復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