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opyright":"
![]() | 本條目介紹的是通用的各種諧音俗語、梗、現象。關於針對特定作品、人物或事件的諧音吐槽,請見「諧音吐槽」。 |
---|
![]() 四齋蒸鵝心 | |
基本資料 | |
用語名稱 | 諧音梗 |
---|---|
用語出處 | 網絡社區 |
相關條目 | 梗、空耳、歧義梗、縮寫梗、冷笑話 |
諧音梗是一種網絡文化,中外皆有流行,起源很早,覆蓋面很廣。且在各種行業均有衍生。
諧音,是利用字詞同音或近音的條件,用同音或近音字來代替本字,產生辭趣的修辭格。是和比喻、排比、誇張並列的63種正式修辭方法之一。經常和諧音同時出現的修辭手法還有雙關、飛白、歧謬、析字、歇後、翻新、仿詞等。
在網絡剛開始發展起來的時候,有關部門和運營商為了防止用戶發布不利內容,設立了敏感字過濾系統,凡是被認為不應該出現的詞彙就無法正常在社區、聊天室等網絡公眾場所發布。部分網友為了能正常發文,就開始利用諧音來抵抗。諧音的使用一般有兩種情況:
其中雙關梗是比較有技術含量的諧音梗,它顯示了創造者豐富的學識和想像力
然而大部分諧音梗還是以汙為主的,多為髒話的「文明」變體
後來由於使用的多了,部分諧音梗開始成為網絡語言的一部分,被公眾接受和廣泛使用,是為「漢語新詞」。
諧音梗還可以跨越語言的範疇,比如日語諧音、英語諧音等等。日語因為語音系統簡單,再加上引入了大量外來詞以及來自漢語的多種音讀,所以用日語玩雙關梗古已有之,現代更是不計其數。
在歌詞、配音領域的諧音梗一般會被稱作空耳,兩個概念或有交集但並不等同。
有些人非常喜歡這麼玩,而且可能是毫無徵兆地用在任何一個詞上(在日本一般被稱為雙關冷笑話)。這麼玩可能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更多時候會令對方一臉懵逼的……
亂用諧音梗是要扣錢的!——By李誕[1]
以下諧音梗有原型的會標出原型,令人不適的諧音梗會以斜體標出。
此類諧音梗在諧音後又獲得了一層字面意思,且使用者意在表達字面上的這一層意思。
《臥春》(我蠢) |
---|
暗梅幽聞花,(俺沒有文化,) |
此類諧音梗在諧音後沒有特殊的字面含義。除了一些刻意為之(防和諧用)的諧音之外,其他很大部分都是手癌輸入法的鍋。
仿詞是一種修辭手法,也是西方網絡上的一個meme。其大致結構是,把一個單詞中的幾個字母(通常能構成一個單詞)代換成另外一個詞,然後配上代換後的圖片,造成十分生草之效果。
仿詞的例子: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10214419/?_i=8847330P2P7o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