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轉是源於現實的網絡用詞。

二人轉本義為東北地區的一種流行地方戲,源自於東北秧歌和河北蓮花落。
二人轉這個名字最早見於偽滿洲國「康德」二年(1934年)四月二十七日《泰東日報》第七版「……本城(阿城)三道街某茶館,邇來未識由某鄉邀來演二人轉者,一起數人,即鄉間蹦蹦,美其名曰『蓮花落』,每日裝扮各種角色,表演唱曲……」
老式二人轉自身帶有「色、俗、酸」的特點(其實都是糟粕),後來東北人在21世紀初以趙本山為代表對二人轉進行改革,且對當時的東西南北四大流派整合後成為瞭如今的二人轉。
曾經在東北的流行程度可用「寧舍一頓飯,不捨二人轉」概括。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二人轉有所衰落。
二人轉,顧名思義,大部分劇目是需要兩個人同台搭檔表演的。一些來自東北的網友或者對東北文化一知半解甚至只知道玩梗的網友在看到動漫中有二人對台的場景(如夫唱婦隨之類含有「二人」元素的鏡頭)或者物理上的二人轉圈的場景(兩個人一同做圓周運動二人一起轉可不「二人轉」嗎)就會聯想到「二人轉」,故此得名。
也可以指某些遊戲中兩個人在不足兩平米的範圍內一邊走位一邊開槍,一槍都打不到且行動路徑就是打轉的畫面。
(待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