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條目介紹的是列星頓級戰列巡洋艦與列星頓級航空母艦。關於其他和「列星頓」關聯的內容,請見「列星頓」。 |
---|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改進:
![]() 兩個模型:列星頓級戰列巡洋艦(上)與列星頓級航空母艦(下)。照片攝於1922年。 | |
基本信息 | |
載具名稱 | 列星頓級戰列巡洋艦 列星頓級航空母艦 |
載具別稱 | 列夫人(Lady Lex)、女王(Queen) 薩拉妹妹(Sis Sara)、薩拉丸(Saramaru) |
載具類型 | 戰列艦&航空母艦 |
載具主要用戶 | 美利堅合眾國武裝力量 |
列星頓(英語:Lexington)[1]級航空母艦是由美國在20世紀20年代設計建造的一型航空母艦,其來源自因國際大環境取消工程的列星頓級戰列巡洋艦。其在ACGN作品中以擬人化艦船、艦娘、可管控單位等形式登場。
列星頓級是美國第一型也是最後一型戰巡。如果沒有《限制海軍軍備條約》,20年代的美軍將會擁有一型共6艘滿載噸位約43.5kt、極速33kn和406mm火砲的超級戰艦——當然,因條約出台導致的爆改之後這一事實也並未改變太多。根據排水量大小等原因,《鋼鐵少女》《戰艦少女》和《艦隊Collection》都把列星頓級設計為巨乳熟女/人妻/元氣娘形象;《碧藍航線》則在薩拉託加艦上發生了震撼人心的反轉,成了中國馳名商標——猴山牌
列星頓級戰列巡洋艦在1919—1921年間設計定型,艦載武器和防護結構包括:
列星頓級的動力很有當時的美國特色,不是想當然的汽輪機直驅螺旋槳,而是在中間穿插了一套發電機,汽輪機先發電再用電力驅動螺旋槳。這意味著列星頓級天生是電力十足的海上火力發電廠。她們在服役期間還真的爆發出了一艘艦供應一整座城市的驚人電力輸出——1930年冬,列星頓艦把自己的電路接入因故斷電的華盛頓州塔科馬市,進行了持續了30天的應急供電。
美國原計畫將建造依次命名為列星頓、星座、薩拉託加、遊騎兵[3]、憲法、合眾國的6艘列星頓級好!很美式主旋律的命名!;條約出台後,砍掉2、4、5、6號艦共4艘的計畫,已施工的部分拆了賣廢鐵,剩餘2艘改建成為航空母艦。列星頓級航空母艦就此橫空出世。
雖然稱之為列星頓級,但老二薩拉託加艦先於「法定的」老大列星頓艦一個月服役,而另一方面中道崩殂的星座艦作為列星頓級實際上的老二也被實際上的老三薩拉託加艦頂了位置。因此一些同人創作中,會有仨姐妹為輩分高低鬧騰的情節。
從年代看,列星頓級和英國的海軍上將級(胡德一家)是平輩兼進階產品,可以對日本同時期服役的金剛級戰列巡洋艦構成優勢。儘管在現實中中道崩殂,《戰艦少女》中,星座還是表示了對胡德的友善和對金剛的挑戰欲:
“ | 胡德小姐,嘿嘿,聽說E國有一套專門根據戰列巡洋艦制定的訓練計畫,不知道可不可以讓我也參加呀?放心,我絕不搗亂。 | ” |
——改前白天點擊台詞2 |
“ | 那些傢伙…金剛嗎?司令官,那個金髮白衣的傢伙是不是很強?…我如果擊敗她的話…是不是就證明瞭自己的實力? | ” |
——改前白天誓約後點擊台詞3 |
“ | 胡德小姐,這裡是我整理的戰列巡洋艦訓練計畫,也參考了聖喬治小姐的意見,如果可以的話,我們從此以後按照這個計畫執行了。 | ” |
——改後白天點擊台詞3 |
需要注意的是,「星座」之名並非天文學名詞,而是第一版美國國旗上的十三星圓環,即美國最初的十三個州,是個典型的主旋律名詞。《碧藍航線》似乎並沒有意識到這點,把星座設定為一個天文學愛好者。
十三星旗在《戰艦少女》中有參照物:戰艦少女:華盛頓的默認戰損CG。
在列星頓級航空母艦建成前,美軍已經在由煤船木星號[4]爆改出來的技術驗證機——蘭利號航空母艦(CV-1)上,進行了一系列的飛機起降實驗。在此基礎上,列星頓級修正了許多在蘭利號上發現的設計缺陷,展開了大刀闊斧的改建。至1928.4,兩艘列星頓級均已通過驗收,配置包括:
1935年,列星頓級在船體四角和煙囪中部又增設4×4+6共22挺單管12.7mm高射機槍。1936年,列星頓級加寬飛行甲板並增設起飛甲板攔阻索8條。1942.4,因實戰證明203mm主砲意義不大遂將其拆除,更換為雙聯127mm高射砲。《戰爭雷霆》中作為美系機場使用的列星頓艦可見前攔阻索和203mm主砲同時存在,表明其取材的時間介乎1936~1942年間。
列星頓級服役的20—40年代,飛機經歷了爆發式的發展,因此她們先後搭載了五花八門的艦載機。最初為:
30年代末40年代初又增加了:
1942年,列星頓艦毀於珊瑚海戰役,和後來的裝備無緣。之後薩拉託加艦又配備了:
同時,因證明雙203mm砲無保留必要,薩拉託加艦在二戰期間將其卸除,改為驅逐艦同款雙127mm砲。《戰艦世界》中的列星頓艦取的就是這一狀態——實際上就是照搬了薩拉妹妹的方案。《戰艦少女》中薩拉託加評曰:
“ | 看到這張照片才想起來,我曾經還裝備過8寸砲呢,當年在演習裡可是用它們好好招待過兩位客人。話雖如此,那幾個鐵坨坨真的很笨重,後來全部拆掉我一點都不覺得可惜。 | ” |
——換裝禮包「勝利的回憶/勝利的美酒」白天主界面台詞1 |
驚人的是:《戰艦少女》和《碧藍航線》為列星頓級配備初始自帶裝備時,都十分離譜地給了個二戰後才量產的機型:BTD-1「毀滅者」。這種能掛載2枚魚雷或1枚3200磅航空炸彈的末日電風扇如果出現在珍珠港事件時期,對日軍來說必定是災難性的存在。有趣的是,《戰艦少女》是全球範圍內率先將BTD-1塞到列星頓姐妹的裝備槽裡的艦娘作品,而後來者《碧藍航線》也出現了完全一致的情況。加之後者在運營初期還被揪出來好幾個照搬前者的裝備圖標,因此其在雙方粉絲的早期衝突中,給了《戰艦少女》一側揶揄對方的切入點。
1941.1.6,薩拉託加艦接受首次升級,主要內容為加寬飛行甲板、增加高砲數量和安裝CXAM-1雷達。《戰艦少女》中,列星頓級改後給的「改良型對空雷達」就是這個CXAM-1雷達很遺憾,作為2014年的舊方案,《戰艦少女》列星頓姐妹倆的艦裝設計得有些過於簡陋了,以至於扒不出來多少細節;同樣地《艦隊Collection》中,薩拉託加改後飛行甲板寬度肉眼可見地增大了,並在腰部武器包加裝了兩台四聯博福斯、飛行甲板模塊邊沿增加了單管127mm高砲,並在隨後的MK2、MK2Mod2立繪在飛行甲板模塊上增加了CXAM-1雷達。《戰艦少女》中值得注意的是薩拉託加改後,贈送了SB2C「地獄俯衝者」俯衝轟炸機且艦裝塗裝變成了1944年的MS 32 11A迷彩塗裝,這意味著《戰艦少女》的薩拉託加改造取的時間應晚於CXAM-1雷達上艦。
列星頓級航空母艦服役在航母剛起步到大致成型的時代,服役歷程相當豐富。
服役期間,美軍親切地賜予列星頓級姐妹倆以「
“ | 猜猜我是列星頓,還是薩拉託加。 | ” |
——《戰艦少女》薩拉託加改,登錄隨機台詞 |
“ | 您似乎將我認成了姐姐?看清楚點啦! | ” |
——《戰艦少女》薩拉託加改,對好友問候 |
“ | 指揮官不要把薩拉託加和姐姐認錯哦! | ” |
——《碧藍航線》薩拉託加,主界面台詞3 |
“ | 欸嘿嘿~姐姐太忙了,偶爾讓我客串下不挺好的嘛~ | ” |
——《碧藍航線》薩拉託加,戰鬥MVP台詞 |
1929.1著名的「艦隊問題9」演習前,兩艘列星頓級僅僅在飛行甲板後端用艦名簡記——LEX和SARA,來實現身份識別。這個標識從海面上是看不到的。
演習期間,薩拉託加艦在演習的一開始便脫離演習區域,而在演習的最後階段又重返戰場,此時作為演習對手的列星頓艦一側已經在演習區域展開了拉網式的搜索。而薩拉託加艦已經悄悄繞到了姐姐一方的後側,並遭遇了對方艦隊裡的布雷克號驅逐艦。至於之後的事,《戰艦少女》薩拉託加如此回憶:
“ | 那個時候我還沒有戴頸環的習慣,所以不僅能很輕鬆的扮成姐姐,其他人也經常會認錯我們。除了倒黴的小布雷克以外,姐姐也因為一樣的原因被她的隊友擊沉過一次,嘿嘿~ | ” |
——禮包換裝「勝利的回憶/勝利的美酒」白天主界面台詞2 |
因布雷克艦並沒有認出來者乃是薩拉託加艦,於是滑稽的一幕上演了:薩拉託加艦不僅欺騙了布雷克艦為自己護航,更是在護航結束後順手「擊沉」之。布雷克艦不甘心失敗,違規發報給底特律號輕巡洋艦,不久後底特律艦毫無懸念「死」於列星頓級那重巡水準的反艦火力。由於這兩次頗有爭議的擊沉判定,薩拉託加艦的煙囪從此多了一條黑色豎線標識。
話雖如此,兩艘船後來還是會被搞混,包括海對岸的日本人都搞混過。
1941.12.7,珍珠港事件發生。日軍攻打珍珠港的主要目的是儘可能抹除美軍在太平洋上的主戰艦艇,列星頓姐妹正好擦肩而過——列星頓艦在1941.12.5接到一個運飛機的任務、薩拉託加艦當日則在聖地亞哥港進行補給。12.7,列星頓艦在距中途島500海里範圍內得知事件發生,立即終止運飛機任務,轉而搜索日軍行蹤。
當月不久後,美軍決定派遣列星頓艦去收拾攻擊威克島的日軍,但為時已晚,日軍在12.23成功拿下威克島。美軍拿捏不清當時日方軍力,宣佈退兵。
1942.1.11,薩拉託加艦原計畫前往瓦胡島(即珍珠港所在地)西南方海域與企業號航空母艦會合,途中遭日軍伊-6號潛艇攻擊,吃了一枚魚雷,被迫返航。2日後,薩拉託加艦抵達珍珠港開始修復,順勢拆走了全部雙203mm砲;之後又送回布雷默頓海軍造船廠大修兼升級,加裝了防雷突出部並更新防空武器與雷達。由於升級後的補給工作拖了進度,薩拉託加艦無緣中途島戰役。一個細節是《艦隊Collection》中,薩拉託加改後裙下作為艦載機編組擬物化的彈鼓,其內嵌一個紅色圓斑的白五角星logo換成了純粹的白五角星logo,而現實中美軍確實鬧出過把紅圓斑五角星幻視為日軍的紅日logo導致拒絕降落的烏龍事件。
列星頓艦成為美軍第一艘在戰爭中謝幕的航空母艦。1942.5.7,列星頓艦在珊瑚海戰役中受創,船內存儲的航油大量揮發後引起了殉爆。眼看回天乏術,至當日17時,列星頓艦的指揮官下令棄船,由波特級驅逐艦菲爾普斯號發射魚雷銷毀之。女王之死迫使美軍強化了艦船損管技術。
《碧藍航線》中的薩拉託加對於姐姐的早逝,在初見時便有感慨,且順便再玩了一次姐妹混淆的梗:
“ | 我是航空母艦,列星頓!的妹妹薩拉託加。嗯……喜歡的事情是惡作劇!啊不過指揮官已經知道了吧。真正的航空戰術先驅嗎……要是姐姐沒有走的那麼早,那一定是姐姐的稱號吧。 | ” |
——《碧藍航線》初見 |
1942.7.7,薩拉託加艦開赴瓜島戰場,在那裡11、16、18三個特遣艦隊共3艘航母,就地改組為第61特遣艦隊。隨後的7.30和8.10,她們先後組織了對科羅島和瓜島的一次空襲/兩次空中掩護。8.24,薩拉託加艦先後幹沉了日軍輕型航母龍驤號和水上飛機母艦千歲號。
1942.8.31,薩拉託加艦又蹚雷了:在索羅門群島東部巡邏時被日軍伊-26號潛艇擊中右舷,渦輪發電推進系統當即短路,動力喪失。隨後由一艘重巡拖曳回港修復。9.21,薩拉託加艦開往珍珠港小修,其防雷鼓包大幅加寬。11.10小修完畢,薩拉託加艦再次上線。
1943.5,一直賣力支撐的企業號航空母艦(CV-5)返回後方。美軍高層認為企業艦不在時薩拉託加艦必然獨木難支,遂搬來救兵——英國的勝利號航空母艦,和薩拉託加艦組隊。為掩人耳目,勝利艦是以「羅賓」(USS Robin)的名義入陣的。兩位大姑娘花了幾周互相熟悉彼此的戰術和能力。此即為《戰艦少女》薩拉託加第二技能「羅賓」之由來。
“ | 和普林斯頓一起出行真是一件令人感到安心的事情。 | ” |
——《戰艦少女》薩拉託加改,白天主界面點擊台詞3 |
這裡指的是1944.1.19,薩拉託加艦兩艘獨立級輕型航母蘭利艦和普林斯頓艦從珍珠港出發,開往馬紹爾群島增援一事。
綜上所述,薩拉託加艦自開戰起就蹚雷不止,以至於總是能錯過大展拳腳的機會,因此在戰時就被美軍官兵取了諸如「修理廠女王」、「懶龍」和「薩拉丸」之類的外號,諷刺其划水的表現看起來更像是日軍臥底。《戰艦少女》中,星座評曰:
“ | 薩拉託加那小妮子也不怎麼樣嘛…動不動艦裝就出點問題,要是我的話一定不會如此…哼,你還別不信,我為了能跟上姐姐的步伐,可是下了很多努力的。 | ” |
——改後夜間點擊台詞3 |
“ | 我去浴室的時候好像每次都能看到一位金色頭髮的艦娘在裡面泡澡。1405說她叫薩拉丸,我怎麼總覺得這又是在忽悠我…… | ” |
——U505,改後白天點擊台詞3 |
當然還有U505自己的評價:
“ | 嘖,我就知道1405說的話果然不可信。薩拉託加她其實自己也不想整天泡在浴室裡的吧?這麼稱呼她太惡毒了。 | ” |
——U505,改後夜間點擊台詞1 |
薩拉託加艦的終結相對於她的姐姐更加轟轟烈烈。二戰結束後核武器浪潮席捲了美軍,於是在1946.7,核試驗「十字路口行動」開展,薩拉託加艦作為實驗體在行動中炸毀。至此,薩拉託加艦以及一票二戰同輩/晚輩們,一併成為第一代核武器在海上的第一批犧牲品。
對於十字路口行動,《艦隊Collection》僅僅一筆帶過:
“ | ” | |
——圖鑑說明 |
下一代列星頓是艾塞克斯級列星頓艦(CV-16)。作為對女王的紀念,《戰艦少女》的CV-16採用了和前代列星頓幾乎一致的造型,宛如一對克隆姐妹。
《碧藍航線》中,薩拉託加有這樣一句話:
“ | 等薩拉的舷號變成CV-60,一定要給那些皇家艦船好看! | ” |
——換裝「七海的憩日」,強化成功台詞 |
因為這位更是重量級:下一代薩拉託加是福萊斯特級薩拉託加艦(CVA-60),美國第一代攻擊型航空母艦。
Gerand坦克動畫
戰艦少女:列星頓(CV-2)(默認)
戰艦少女:列星頓(CV-2)(改造)
戰艦少女:薩拉託加(默認)
戰艦少女:薩拉託加(改造)
戰艦少女:星座(默認)
戰艦少女:星座(改造)
艦隊Collection:薩拉託加(Mk.2)
艦隊Collection:薩拉託加(Mk.2 Mod.2)
艦隊Collection:列星頓(默認/改造)
碧藍航線:薩拉託加(默認)
碧藍航線:薩拉託加(改造)
黑潮深海覺醒:列星頓(默認)
黑潮深海覺醒:列星頓(深海化)
黑潮深海覺醒:薩拉託加(默認)
黑潮深海覺醒:薩拉託加(深海化)
拂曉勝利之刻:列星頓(默認)
拂曉勝利之刻:列星頓(改造)
拂曉勝利之刻:薩拉託加(默認)
拂曉勝利之刻:薩拉託加(改造)
《戰爭雷霆》中,列星頓號航空母艦作為美系二戰艦載機的機場出現。其擁有出廠時的雙聯203mm主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