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opyright":"
![]() | |
基本資料 | |
萌屬性名稱 | 憲兵 |
---|---|
萌屬性別稱 | 軍事警察類:糾察、MP(「軍事警察」(英語:Military Police)的縮寫) 國家憲兵類:國家憲兵(法語:Gendarmerie)、武裝警察 |
萌屬性類別 | 身份職業類 |
相關萌屬性 | 軍人、警察、特警 |
![]() |
憲兵是一種特殊的軍兵種和軍人類型,也是ACG次文化中的一種萌屬性。
憲兵是各國軍隊在己方正規武裝力量中所設立的一個特殊部隊、兵種或軍種。其創立的目的是維護和貫徹國家憲法和法律,或者維護軍紀、保證軍隊服從命令。
憲兵制度起源於法國,在英法百年戰爭期間(1337~1453年),為確保參戰部隊內部的秩序、保護人民身家財產安全,隸屬於陸軍總司令的兩個元帥任命了一名憲兵隊長,領導一支由幾個騎兵中士組成的隊伍,專門負責處理違犯軍紀的軍人和僱傭兵,人們稱之為「元帥的憲兵隊長」,開了法國憲兵在軍隊中執法的先河。隨著拿破崙的軍隊橫掃歐洲,憲兵制度也傳到了全世界。拿破崙曾說:「憲兵是一支獨立的組織,是維護社會安全最有效的力量,它對所有國土進行半民事、半軍事的監視。」
廣義的「憲兵」可以被粗略劃分為兩種:軍事警察和國家憲兵。
軍事警察類的憲兵通常的任務不是與敵人作戰,而是維繫軍紀、執行軍法、約束其他軍人行為舉止。在大部分國家,地方警察無權管轄軍人犯罪事務,處理這些事務就是憲兵的職責。
國家憲兵類部隊除在軍內執行執法職能之外,也承擔在戰時押送軍事物資、審訊戰俘,在平時戍守首都、防衛重要軍事處所及政府機關、參與維持社會秩序,參與因平民的重大犯罪行為而配合警方或自行執行鎮暴勤務及反恐任務等任務。
總括來說,憲兵是具有警察性質,介於一般軍隊與警察之間,亦軍亦警的特殊軍事部隊。
如今憲兵類部隊往往存在著以下特徵:
另外,一些國家憲兵/武裝警察類部隊還存在以下特徵:
由於起源和職權差異較大,在不同國家、不同歷史時期,對憲兵類部隊有不同的用詞和解釋。
一般而言,「憲兵」或「軍事警察」之類的用詞指一個軍隊機構,負責維持軍隊的治安,並用軍隊或文職人員的力量懲治一切軍中的犯罪活動。這就是狹義的「軍事警察」類憲兵。
而「國家憲兵」或「武裝警察」之類用詞一般指一個軍隊機構或準軍隊機構,同時負責民間和軍隊的治安,甚至有些國家由於軍隊內的治安由軍隊另設機構(一般是軍事警察類憲兵,有些地方稱這種單設的軍事警察類部隊為「糾察」)負責,這類部隊只負責民間的治安。由於一般警察的存在,這類部隊往往負責的是一般警察難以顧及到的偏遠/人口稀少地區治安、邊防、海防、衛戍、反恐、防暴等領域。
當然,在一些國家,「憲兵」「國家憲兵」「軍事警察」「武裝警察」等詞語實際指代的機構的類型和職責也會有差異。例如有些國家用「軍事警察」指代國家憲兵類部隊,有些國家用「武裝警察」指代非軍隊的特警,還有一些國家中起其他名字的軍隊或非軍隊部門實際上起到了軍事警察或國家憲兵的職責。此處不再詳述。
和警察一樣,一些極權國家也會將軍事警察類部隊整治軍隊紀律的功能和國家憲兵類部隊協助治安、防範恐怖主義活動和政治騷亂的功能用作實施「白色恐怖」的利器,用於鎮壓軍隊內外與政權在思想、行動方面不一致的個人和組織。在ACGN等文藝創作中,也就有與之對應的,有現實原型或虛構的反動極權政權派出憲兵部隊鎮壓人民的劇情。
佔領軍、侵略軍的憲兵在佔領區往往有維持治安的職責,並參與對佔領區人民反侵略活動的鎮壓,其中舊日本軍隊的憲兵部隊在中國犯下了不少戰爭罪行。受此影響,中國諜戰類小說和真人影視劇常把憲兵描繪為協助情報機關抓捕、審訊和迫害間諜等人士的組織,這一刻板印象也被借入ACG相關文藝創作中。
在軍隊內部,軍事警察類憲兵常以忠實履行軍法軍紀、執法嚴明、不留情面而聞名,常使想耍滑頭鑽規則空子的軍人大吃苦頭。一些涉及軍旅生活的ACGN等作品和網絡討論中常提及憲兵監督紀律、懲罰犯錯軍人的片段。
「憲兵隊(!)」也是中文網際網路常見的一種吐槽用語,用來吐槽對軍武娘(尤其是艦娘)的發情行為。這一吐槽方式的形成可能與日本的艦娘主題遊戲《艦隊Collection》有關,依據之一就是兩者開始流行的時間點基本一致。而「憲兵」之所以成為吐槽用語,可能就是來自於上文提到的憲兵執行軍法、懲罰軍人的特徵。
憲兵常被誤認為是一種「督戰部隊」,但這實際上只存在於一些戰爭中少數軍紀渙散、軍人缺乏戰鬥意志的軍隊中。
|
|
![]() 維基百科 提示您 | 關於憲兵, 在自由的百科全書維基百科上 有相關條目。 請參閱:憲兵 |
![]() 維基百科 提示您 | 關於憲兵, 在自由的百科全書維基百科上 有相關條目。 請參閱:國家憲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