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軍馬鹿

萌娘百科,萬物皆可萌的百科全書!轉載請標註來源頁面的網頁連結,並聲明引自萌娘百科。內容不可商用。
貢獻者:
Military.png
萌娘百科歡迎您參與完善軍事類條目☆Huu~Ah\(^O^)/
萌娘百科軍事相關條目正在建設中,歡迎有編輯意向的朋友加入萌娘百科歷史軍事原型編輯組編輯群:1035855750
歡迎正在閱讀這個條目的您協助。編輯前請閱讀Wiki入門條目編輯規範,並查找相關資料。萌娘百科祝您在本站度過愉快的時光。
Warning.png
該頁面所述對象較為敏感,極易被人添加違反內容管理方針的內容。
致維護人員:任何時候遇見該模板時,都應檢查該頁面的最近編輯,謹防破壞。
Gnome-emblem-important.svg
請注意場合,適度玩梗。
此條目所介紹的或由此衍生出的梗可能會被濫用不分場合隨意使用此梗可能會引來諸多人的厭惡
同時也請編輯者注意,不要使用極度不中立的言論向讀者喊話。
海馬.jpg
基本資料
用語名稱 O軍馬鹿
其他表述 軍種對立/軍種矛盾/軍種鄙視鏈/聽你那軟弱的口氣,你是o軍吧?你要知恥,知恥!
用語出處 舊日本陸海軍矛盾衝突
相關條目 馬鹿

簡介

初出自舊日本帝國時代陸軍、海軍兩派之間的互相指責,在當今中文網際網路上用於指代軍種對立英語:Interservice rivalry)。

典故

日本

明治維新期間,曾經在禁門之變和長州征伐結下樑子的長州、薩摩兩藩,出於推翻德川幕府目的而進行「薩長同盟」,成為倒幕主力,並在戊辰戰爭中推翻德川幕府和其後的蝦夷共和國,取得最終勝利。

然而當年的過節並沒有因為薩長同盟而得以解決,反而逐漸變得不可調和。而明治維新後的日本陸、海軍,偏偏正是由原長州和薩摩藩分別組成。

兩派在戰略方針、軍制、軍種用途、乃至指揮權之爭等多方面總是發生衝突,加上門閥政治思維根深蒂固故愈演愈烈,情況嚴重幾近到了可以擦槍走火的地步。

雙方甚至不願意用同一面旭日旗。(遊戲《鋼鐵雄心4》使用陸軍旗,很多抗日神劇也錯用海軍旗)

「海軍馬鹿」和「陸軍馬鹿」便是雙方罵戰的招牌語句,據說聯合艦隊司令豐田副武甚至專門寫了一本辱罵陸軍的詞典。此外,這也是二戰中日本最終失敗的其中一個原因。

二戰戰後的在日本民間和史學界,也廣泛流傳著旨在將昭和軍國主義歸咎於舊日本陸軍出身的軍閥頭目的陸軍悪玉りくぐんあくだま史觀,並在一定程度上試圖為海軍開脫戰爭罪責。

海軍偷襲珍珠港,就是為了奪取太平洋上被美國控制的資源產地,用於支持陸軍在亞洲的作戰。但海軍沒這麼好心眼:

如果海軍反對開戰,那麼右翼還有陸軍,可能會因此發動內亂。
如果引發了內亂,以海軍的人數將無法抗衡,幾個月之後就會被鎮壓。結果是這些人會組建右翼內閣,失去戰機的日本,將會在一個不利的時期下進行戰爭。既然一定要發動戰爭,那麼還不如在稍有勝算的時候進行,這就是我的想法。
——海軍軍令部長永野修身[1]

日本以外

其實軍種對立在世界是普遍存在的現象,並不是日本一家特有:

英國

英國皇家海軍航空兵因為皇家空軍阻撓的原因無法用先進飛機,愛德華·格雷爵士(英國外交大臣、下院議員)則表示英國陸軍應該像砲彈一樣被英國海軍發射出去[2]

傳說因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中陸軍曾經處決過國王,因此陸軍只能叫「英國陸軍」,而海軍和空軍可以叫「皇家海軍」「皇家空軍」。實際上陸軍沒有皇家稱號除了處決過國王以外,和他們在法律上隸屬於議會而非王室也有關係。[3]

「天下豈有六十年太子?只待您一聲令下,咱們陸軍兄弟就衝進白金漢宮。」
「好,待事成之後,陸軍加封皇家陸軍,海軍空軍廢除皇家頭銜,爾等大臣若不負朕,朕再不負爾等也。」

——都市傳說
反例

1941年5月,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克里特島戰役,皇家海軍地中海艦隊硬頂著軸心國空軍的攻勢前來幫助陸軍廢柴撤退逃跑。陸軍指揮官擔心海軍損失過大,而英國海軍上將安德魯·康寧漢回應:

It take three years to build a ship, it takes three hundred years to build a tradition.建造一艘軍艦需要三年,建造一個傳統需要三百年
——Andrew Cunningham安德魯·康寧漢

在遊戲《鋼鐵雄心4》中,海軍上將的「海軍傳統」特質說明即是此名句。諷刺的是,此名句的創作者安德魯·康寧漢卻沒有「海軍傳統」的特性。

法國

19世紀90年代的法國海岸砲兵設施並不是由單一軍種管理的,而是陸軍和海軍對半管轄,陸軍的砲台只允許向近海目標開火,而海軍砲台只允許向試圖進港的敵對船隻開火。

雖然在統一調動後,所有的海防砲兵分隊都將由當地的海軍指揮官管轄,但他也得將自己魚雷艇的控制權轉讓給陸軍海岸防衛司令。

進入二十世紀後,各軍種甚至軍種內仍然存在競爭,同屬於法國陸軍的第十一傘降旅和外籍軍團之間互相看不順眼,雙方都認為自己才是軍隊中的精英部隊。

各軍種之間還會互相攀比,爭相採購比對頭更昂貴的裝備,造成巨額的開銷且讓軍火商賺得盆滿缽滿,這一點直到1976年法國財政部做預算審查的時候才被披露。

納粹德國

元首希特勒本著「適者生存」的原則非常鼓勵軍種競爭,這發生在德國國防軍諸軍種以及和黨衛軍之間。

空軍部長赫爾曼·戈林邁耶[4]因權力欲驅使,利用職位之便拿了原本配屬給陸軍的裝備以空軍地勤人員組建了數個空軍野戰師使德國陸軍被自己的裝備擊敗,接管了納粹德國所有一切會飛的東西。在德國土地上一切會飛的東西都屬於我——戈林(他真的說過這句話)戈林千方百計阻止德國海軍組建海軍航空兵最終導致德國海軍航母沒配置飛機海軍:mdzz大胖子戈林竊我大海航部隊並且拒絕對海軍進行空中支援。但事實證明即使獲得了空軍絕對的支配權也幹不出什麼漂亮成績,利慾薰心的他為了權力破壞許多戰爭計畫。如:

  • 敦克爾克因為戰功要求希特勒把戰役指揮權交給空軍,結果亞歷山大成功運走多數英法聯軍。
  • 海獅戰役由於戈林的空軍於1940年8月24日誤炸了倫敦,拉滿了英國人的仇恨值,元首被柏林空襲的仇恨激怒報復倫敦,結果給了英國空軍生存機會,最終戰役破產。
  • 史達林格勒保衛戰中自誇海口可以每日運輸萬噸物資給軍隊結果每日運輸不過600噸導致第六集團軍補給困難。

義大利王國

二戰時期義大利皇家海軍(Regia Marina)和皇家空軍(Regia Aeronautica)互相指責對方礙事。

海軍抱怨說,空軍是他們沒有航母的原因,他們從來沒有及時上過戰場,不善於識別英國的船隻,也不善於擊沉戰列艦。

而空軍則抱怨說,海軍囤積了所有的資金和技術上有能力的新兵,但仍無法打敗英國皇家海軍。

美國

二戰太平洋戰役中指揮澳美聯軍的陸軍元帥麥克阿瑟因為愛面子每天和以海軍元帥尼米茲為首的海軍爭奪陸海軍配合權和控制權。

然而麥帥指揮的戰役實在一般,遠遠不及靠三艘航母贏了中途島還沉了山本四艘航母的尼米茲

而美國各軍種互嗆的知名和激烈程度完全不亞於舊日本軍隊:

  • 首先是軍隊內部存在「海軍一等人,空軍二等人,陸軍三等人,馬潤(海軍陸戰隊)四等人」這一鄙視鏈。(而冷戰時期則是「空軍一等人」,海軍翻身起碼要等到海灣戰爭後)
  • 由於美國長期奉行「大陸軍主義」,建國後大陸軍長期在地位上壓海軍一頭。直到南北戰爭時期,原本大陸軍的多數軍官倒向南方的邦聯軍,海軍則仍舊忠於北方的聯邦軍,戰爭結束後海軍於情於理的地位翻身「你們老陸造反不成還想要上位?」
    • 因此海軍軍歌《起錨歌》歌詞則有很多嘲諷陸軍的內容[5]
    • 著名核試驗「十字路口行動」的檯面下,是海陸軍爭奪當時為數不多的核彈擁有權。
  • 眾所周知,二戰結束前美國沒有空軍編制,直到戰後陸軍航空隊才從陸軍脫離並成立空軍。後來由於中導條約,陸軍一度失去了獨立戰略打擊的能力。因此陸軍對空軍的怨念相當深「你們還不是從老子孃胎裡出來的,牛個屁!」;空軍則因為「冷戰門面」和經費問題對「老東家」抱鄙視態度「老子經費管夠,有最先進的戰鬥機開,也能自由扔核彈,你們老陸連把步槍都造不出來,嗚嗚嗚嗚好可憐吶~」
  • 各軍種大佬數十年如一日般互相爭軍費預算而屢屢親切交換意見的場面至今依然是國會山名場面,而最嚴重的當屬戰後空軍和海軍之間的軍費之爭甚至直接導致合眾國號航母被取消建造並引發「海軍上將譁變」事件[6]
    • 基於上述事件,四星空軍上將李梅甚至毫不諱言地表示:蘇聯是我們的對手,海軍是我們的敵人[7];而同屬空中力量、職能趨向一致的空軍和海軍航空兵也間歇性互相嘲諷。
250px-%E6%B5%B7%E5%86%9B%E9%A9%AC%E9%B9%BF1.jpg
海軍(劃掉)
看你這降錯航母的樣子,你一定是空軍馬鹿吧,你要知恥,知恥!
  • 當然最慘的也是最跳的自然是我們親愛的全能牲口、一線砲灰,美國海軍陸戰隊。
    • 陸戰隊歷史可以追溯到獨立戰爭時期,是為了使總統手中可以有一支快速部署以爭奪海外霸權的軍事力量,最初的編制是兩個戰鬥步兵營。直至目前美國總統都可以在不經過國會批准前提下動用陸戰隊執行60天以內的軍事行動。因此馬潤們在執行任務方面自然瞧不起處處受國會限制的海陸空三軍。
    • 雖說陸戰隊與海陸空三軍以及海岸警衛隊並列美國五大軍種,但他們在國防部並沒有獨立的軍部,各方面都需要看陸軍和海軍的臉色:陸戰部署以及裝備選擇靠老陸(老陸非常缺德的把淘汰裝備都扔給馬潤用,所以馬潤對老陸的恨完全是印在DNA裡的。兩軍矛盾太過於出名以至於一些影視和遊戲作品將這點寫入劇本,例如《孤島危機2》以及衍生作品裡不止一次描寫這兩派人相互嘲諷),跨洋部署、戰機出勤、軍官培養則依賴海軍。
    • 由於在五角大樓內歸海軍部管理,陸戰隊的經費被列入海軍中,且只能拿到總數的5%不到。馬潤高層由於經費問題指著海軍和國會老爺鼻子罵是國會山內部的一大特色。

此外,每當軍種之間的各種橄欖球、格鬥、軍鼓等比賽時,不同軍種士兵之間互相親切交流和問候對方家人的場面分分鐘比比賽本身還要精彩。

俄羅斯

南奧塞梯戰爭中,俄羅斯空軍(VVS)被指責袖手旁觀,空軍總司令亞歷山大·澤林在連指揮所都沒進且拒絕邀請防空專家參與會議的情況下,自己一個人坐在辦公室裡用手機部署空軍戰鬥。

北高加索軍區指揮官則與空軍互相掣肘,俄羅斯獨立軍事評論(NVO)更是大罵空軍方面,放任喬治亞軍隊的火箭對南奧塞梯首都茨欣瓦利狂轟濫炸了14小時也不採取反制措施。

而部署在南奧塞梯的俄羅斯和南奧塞梯部隊根本不知道空軍參與了戰爭,還經常將自家的戰機視為敵人,並在未進行識別的情況下就向他們開火。

土耳其

在突襲入侵賽普勒斯期間,海空軍因為敵我識別錯誤而大打出手,空軍以一架F-104戰鬥機作為代價,擊沉海軍一艘驅逐艦,重創兩艘驅逐艦

韓國

雖然海軍的創建時間要比陸軍還要早一段時間,然而在隨後的戰爭中陸軍大出風頭,加上因516政變時海兵隊(即馬潤海軍陸戰隊)充當朴正熙的馬前卒打爆了憲兵隊。後來的1212政變爆發初期,雖然海兵隊為營救陸軍總長鄭升和首先作出反應和政變部隊開戰,但由於有516政變的前科,海兵隊被陸軍首都警備司令部懷疑是政變元兇,而導致其一度同時和政變真兇全鬥煥為首的政變部隊、首警司平叛部隊以及總理公館衛隊交火。自此以後陸軍一直壓著海軍無法抬頭,而且在若干次與北方的海上衝突中常處於下風,因而遭到陸軍方面的嘲諷和挖苦。

印度

印度軍種之間的矛盾已經有數十年之久,陸軍作為最大規模的軍種每次都能拿到60%的經費(空軍海軍卻不到20%)。

在印度軍隊當中,陸軍和空軍之間矛盾更是嚴重,如印巴戰爭期間兩軍因AH64D「長弓」阿帕奇武裝直升機的歸屬問題而內訌了將近10年。2021年,陸軍出身的國防部參謀長拉瓦特甚至公開宣稱空軍是陸軍的「支持部隊」,直接激怒空軍總司令巴達烏裡亞,對拉瓦特的言論進行公開駁斥。

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海軍在軍費開支及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的任命議題上長期與陸軍存在分歧,退休的海軍軍官指責政府在聯席會議主席的任命上偏向陸軍。

卡吉爾衝突中,空軍總參謀長佩爾瓦伊茲·邁赫迪要求空軍儘量避免交戰,海軍總參謀長法西赫·布哈里就指責陸軍總參謀長穆沙拉夫貿然越過控制線引發戰火,並批評穆沙拉夫的戰略部署。

布哈里也反對總理謝裡夫任命穆沙拉夫為聯席會議臨時主席,並向謝裡夫爭辯稱「明明自己資歷更老,穆沙拉夫是叫我長官的輩分」,謝裡夫沒有聽從,布哈里則以辭職表達抗議。

穆沙拉夫在被任命為聯席會議主席六個月後便通過軍事政變推翻了謝裡夫政府。

伊朗

巴列維時代,帝國陸海空軍之間雖有矛盾,但都一致鄙視薩瓦克(秘密警察)。

伊朗伊斯蘭革命後,新成立的伊斯蘭革命衛隊被軍隊認為搶佔了他們的風頭,於是大家摒棄巴列維時代的嫌隙一起敵視伊斯蘭革命衛隊。

泰國

1951年,泰國皇家海軍因不滿陸軍得勢且海軍預算被砍,綁架了泰國總理鑾披汶·頌堪,海軍將頌堪軟禁在自己的旗艦室利·阿育陀耶號上。

陸軍和空軍決定炸毀旗艦,頌堪不得不在旗艦下沉後淌水游到岸上,政變結束後,海軍的作戰飛機都被移交給了空軍,海軍的重型武器也被沒收。

菲律賓

杜斯帕馬斯人質事件時,菲律賓海軍陸戰隊情報部門在獲得線人情報後,對綁架組織進行了一段時間的跟蹤。後來,他們的情報工作還得到了美國的援助。

然而,海軍陸戰隊從來沒有機會使用這些來之不易的情報,因為菲律賓陸軍想搶功勞,在沒有情報的情況下直接展開了救援,最終導致人質死亡,海軍陸戰隊對此一直耿耿於懷。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空軍司令傑夫·布朗曾經借著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舉辦的晚宴極力說明空軍的重要性,並遊說吉拉德政府購買更多的F-35,雖然ASPI並不同意這一點

陸軍中有人作過打油詩嘲諷空軍:「繁星初上,陸軍大兵以其為鋪蓋,海軍水手以其為導航,空軍的飛行員則開始思考今晚該住哪家酒店過夜。」

中國

民國時期,國民革命軍海陸空三軍因為派系不同,無論在中國抗日戰爭及國共內戰中皆互相使絆子。

而解放軍雖然在檯面上和和氣氣,但在檯面下也有不少糾葛,這其中的鄙視鏈包括:

  • 陸軍和海空軍(因為解放軍海空軍皆由原陸軍改編,加上傳統陸權國家奉行的大陸軍主義政策,陸軍在戰爭中佔據主導地位獲得大量功勳。而當時的海空軍大器未成,在戰爭中只能作為陸軍的輔助,因此陸軍有著老大哥之稱,天然地位高一頭而盛氣凌人,並將海空軍戲稱為「陸軍空戰隊」「陸軍海戰隊」。)
  • 陸軍和武警(長久以來陸軍以正規軍自居)
  • 海軍和空軍(海航和空軍同樣屬於各國傳統)
  • 海軍和武警(因各種糾葛及職能劃分)

ETC

二戰盟軍:幾乎每個戰場都有的吵,大西洋英美為了非洲和歐戰指揮權鬧得不可開交,兩軍最著名每天爭功的就是蒙哥馬利和巴頓,吵的最不可開交的戰役指揮行動是霸王行動和西西里戰役。

然而一心想靠義大利登陸打歐洲的丘胖子沒想到決定性的歐戰行動是霸王行動,此後大家只記得艾森豪和諾曼第登陸

太平洋就是麥帥和尼米茲,中國戰區就老蔣和史迪威以及國共還有涼了的英荷兩國以及歐戰決戰時的英美蘇相爭和日本決戰時的美蘇兩國。

因為不同的兵種集團其實就是不同的利益共同體,國防預算的分配總有此消彼長的時候,而且之間不論思維意識還是行為方式乃至生活習慣都大相逕庭。所以兄弟部隊什麼的實際上都只是對外宣傳

以及由於預防因和平年代軍隊鬥志被腐蝕而利用這種軍種矛盾保持部隊鬥心、培養軍人團隊精神和榮譽感,因此總會出現相互之間看不順眼然後「互指馬鹿」的情況。

各國不同來源和性質的警察機構和情報機構之間也會有類似的矛盾,如:

  • 美國FBICIA、NSA的矛盾,另外FBI和聯邦其它執法機關、地方上的州警、縣警也多有矛盾;
  • 英國MI5、MI6的矛盾;
  • 日本警察和自衛隊的矛盾


在各類作品中的應用

  • 銀河英雄傳說》中,楊威利利用要塞軍與駐留艦隊之間的矛盾,兵不血刃地拿下了伊謝爾倫要塞。
  • 全金屬狂潮》中,梅麗莎·毛在婚禮上逃出,穿著婚紗去美國海軍陸戰隊參軍,徵兵人員十分為難,但毛說出父親在空軍任職之後馬上被錄取了。
  • 機動戰士高達》系列外傳Missing Link中,地球聯邦宇宙軍因為陸軍(為了和宇宙軍叫板)私下剋扣RX78系列零件製造RX79陸戰型高達原因而提出RX80計畫,從而製造出RX-80PR蒼白騎士。
  • 櫻花大戰2》中,大神(海軍少尉)為了救狗,和陸軍軍官發生了衝突,因其侮辱帝國華擊團而準備動手的時候,被警告「如果動手的話就會演變成陸軍和海軍的衝突了哦」。然而最終還是動手了,只不過大神成了一邊倒的被動捱打。陸軍大勝利!(大霧)在遊戲劇情中也發生了陸軍停止對華擊團的援助而海軍決定援助的劇情
  • 宇宙戰艦大和號》中,大和號成員經常與空間騎兵成員打起來。該設定在新世界線中被移除。
  • 在1.5版本鋼鐵雄心4中日本有一系列會議,在海軍和陸軍中加強一個削弱另一個。
  • 在成龍主演的電影《A計畫》中,出現過香港陸警和水警在同一家酒吧裡互相嘲諷乃至發展成群毆的情節。一二三四,ABCD,大頭綠衣,捉人不到吹BB
  • 在經典科幻B級電影《星河戰隊》中,當星際艦隊一等海軍大爺準備拋棄殖民星的機動部隊四等馬潤牲口時,男主強尼說出「艦隊負責飛,機動部隊負責死」這句著名台詞。

在網絡的應用

該詞最初單指日本軍隊(含自衛隊)。後來在二戰吧、鐵血網等軍武類貼吧論壇流行,是不同派系(海/陸/空)的軍宅們互相之間的一個非惡意的調侃,甚至還誕生出了本來沒有的「空軍馬鹿」「二砲馬鹿」「馬潤[8]馬鹿」甚至「武警馬鹿」等。此外部分軍人在網絡(軍武圈子)上也會以此作為自稱。

不過,單獨使用的「馬鹿」一詞一般特指陸軍:因為由於海軍、空軍乃至二砲都是技術性兵種,無論從文化程度和軍費開支上都比陸軍要高,另一方面因為徵兵時往往會將流氓、混混等社會下層人員分配到陸軍,這也是為什麼陸軍顯得會比其他軍種要「馬鹿」的原因。
陸軍:你們空軍,趕鳥的;你們海軍,擦船的。

2013年,隨著戰爭雷霆、戰車世界等軍事仿真模擬類網遊以及艦隊Collection戰艦少女少女前線等軍武娘化類遊戲的興起,使軍事愛好者逐漸增加,該成句的使用也開始變得更加廣泛:

最常見是作為某類(海/陸/空)玩家對和自己不同派別玩家之間的友好稱呼存在,如海戰類(艦隊Collection戰艦少女戰艦世界等)玩家會對陸戰類(戰車世界鋼鐵華爾茲少女前線等)玩家說「陸軍馬鹿」,反之亦然。

這類友好問候多數發生在海軍和陸軍派玩家之間,連海航和陸航也不可避免的分了陣營,使得空軍派玩家存在感相對薄弱——但對於開車的陸軍和開船的海軍而言,飛行單位(包括陸海航)皆被算作空軍派。在戰爭雷霆開放陸空聯動後,陸軍和空軍派也開始勢成水火互指馬鹿。

  • 同上,當某類(海/陸/空)玩家中一部分改玩其他類遊戲時也會遭到原本同類的吐槽。
  • 同上上,當戰車世界或者戰艦世界玩家將自己在一個遊戲中積累的經驗帶進另一個遊戲中,如戰車世界玩家到了戰艦世界時蹲坑對著山打伸縮(日常草山),戰艦世界玩家到了戰車世界時移動射擊,皆會被吐槽陸軍馬鹿或者海軍馬鹿。
  • 和上面幾條相反,在遊戲圈子中相當部分玩家會以o軍馬鹿自稱。PS:「馬鹿」一詞在日文當中有時特指專精某樣事物的人,此時為褒義詞
  • 少女前線戰艦少女由於種種原因,在玩家間長久以來存在各種友好或不友好的競爭敵對關係。特別是兩家在2017年3月上旬不約而同公佈的聯動內容(統一老罈酸菜方便麵VS女僕西餐廳/日清合味道杯麵)除了似有故意相互抬槓之嫌外,更是謎一般地還原了現實中陸海軍的伙食差距——這兩個圈子的各種事簡直就是現實軍種對立的翻版。
展開少前VS艦R

58664570 p0.jpg

  • 以及,少女前線碧藍航線因為開發商(雲母組,現少女前線運營)和運營商(Yostar,現碧藍日服運營+代理)的矛盾關係同樣兩家不和軍武娘化手遊的海陸馬鹿再次上演
  • 戰爭雷霆中陸航派和海航派會互相調侃「海航馬鹿」「陸航馬鹿」,美系和日系的戰鬥機都分為陸航和海航。
  • 遊戲stellaris群星中由於陸軍單位在各種能力上都較為貧弱的關係也被稱作馬鹿。
  • 有時候會配合《次元艦隊》台詞連用,如:「看你那糟糕的走位,你是o軍馬鹿吧?你要知恥,知恥!」
  • 狹義上仍單指包括自衛隊在內的日本軍隊,以及根據日本軍隊為原型衍生的作品角色,如《少女與戰車》中的知波單學園。廣義上的使用方式同上文。

同樣,這類調侃多數都是非惡意的。

其他情況

  • 陸/海/空雙修或者三修黨會自稱海軍陸戰隊牲口馬潤乃至三軍總司令
  • 又例如紅警三中的三大陣營的MCV和海嘯坦克既可上地又可下海,所以沒有人能說明白海嘯坦克到底算不算陸軍/海軍部隊海軍陸戰隊:我們要了
  • 海陸聯手打擊平成廢宅
  • 各種兩棲作戰單位表示看著你們裝逼然而就上面的描述來看,海軍陸戰隊、空降部隊等兩棲力量可能會因為來源沿革、編制體制而兩頭受氣

外部連結與注釋

Wikipedia-logo-v2.svg
維基百科
提示您
Wikipedia-logo-v2.svg
維基百科
提示您
  1. 移至 海軍戰敗反省會[失效連結],22分鐘處。
  2. 移至 John Arbuthnot Fisher. Memories, by Admiral of the fleet, Lord Fisher. London, Hodder and Stoughton (British English). The British Army should be a projectile to be fired by the British Navy. 
  3. 移至 為什麼英國的陸軍稱為英國陸軍而不稱為皇家陸軍?. 知乎 (中文). 
  4. 移至 邁耶這個名字出自戈林說的一句話:「敵軍的轟炸機是飛不到魯爾區來的,如果有誰的飛機過來了,我就不叫戈林,你可以叫我邁耶。」
  5. 移至 比如「Sail navy down the field and sink the Army sink the Army grey!——擊沉陸軍,擊沉陸軍灰旗吧!」
  6. 移至 《海軍獨立戰爭史》
  7. 移至 The Soviets are our adversary. Our enemy is the Navy
  8. 移至 即marine,海軍陸戰隊
0 人评价
0 人推荐
评论0
搜尋萌娘百科 (按"/"快速搜尋)
有新的未讀公告

阅读更多:O軍馬鹿(http://zh.moegirl.tw/O%E8%BB%8D%E9%A6%AC%E9%B9%BF )
本文引自萌娘百科(http://zh.moegirl.tw ),文字内容默认使用《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 中国大陆》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