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槽滿屏幕片假名鬼看得懂啊
![]() | |
基本資料 | |
用語名稱 | 臥槽滿屏幕片假名鬼看得懂啊 |
---|---|
其他表述 | 片假名地獄、片假不留[1] |
用語出處 | 《世界奇妙物語 傑作復活篇》 |
相關條目 | 日語、英語、日式英語 |
還原顯示
本用語用於吐槽一段日文中假名(特別是片假名)太多,漢字太少,導致閱讀起來十分困難。
想像一下一篇中文文章全部使用漢語拼音(不帶空格)或注音符號的景象。片假名由筆畫而非字母構成,形式上用同由筆畫構成的注音符號類比更像,當然這對習慣使用漢語拼音的人來說更難讀懂。
明治維新時期,日本引入歐洲語言的外來詞時大多使用漢字詞彙意譯有時還會用漢字表音,有些詞彙又被反向引進漢語,這也奠定了現代日語眾多漢字詞的基礎;但是二戰之後,日本引進外來語(主要是英語、德語、荷蘭語等)時,主要使用片假名音譯,導致大量奇長的詞語出現。有時已經有對應英語等詞語的本土詞彙,還要強行假名化,導致部分日本人看了都覺得迷惑。
很多時候也是因為翻譯者對部分外來詞彙不進行意譯,直接將其音譯,並以片假名書寫。
不僅如此,片假名相較源語言(外來語)還有如下不便,讓熟悉源語言的人也難以讀懂:
- 發音改變:日語能拼讀出的音節數僅有約120個,遠不如英語(7000+)、中文(約1300個)等語言。再加上日語中音素偏少,一些源語言中不同的發音因此被強行轉變、合併或拆分[2],與源語言大相逕庭。
- 沒有空格:片假名沒有空格,不能像英語等語言根據空格拆出詞語,各詞間分界不清。
- 字音混譯:英語等語言音標與字母並不一一對應,片假名時而根據音標的發音、時而根據字母翻譯。
- 首尾亂減:拼寫對比源詞,常有無規律的讀音減少的簡化。[3]
- 源語種不一:片假名詞彙可能來源於多個國家,只熟悉一種源語言也無法完全讀懂。
綜上,所以想通過正推(因為是純表音又亂變形,所以無法通過寫法直接猜詞意)逆推(由於以上原因你無法逆推出一個片假名詞彙的外語源詞是啥)看懂一個片假名語彙的意思都是幾乎不可能的。只能「懂的人都懂」。
另外,片假名也可給人一種「你在發語音」的感覺,讀完後還要轉換成對應的文字和含義才能理解,腦內又多了一道工序。
不過,日語漢字的字和音的對應關係比中文更不明確,有多套讀法,使用片假名能一定程度上減少這種讀音混淆,口語方面歧義有時甚至比日語漢字少,但部分詞彙需要網絡語言基礎。(日語能拼讀的發音少,漢字詞語又簡煉,導致日語漢字同音詞太多了);但閱讀體驗極為糟糕,遠不如日語漢字的閱讀。
- 2017年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在電視講話中使用了很多不常見的片假名詞彙,導致日本人吐槽「你特麼以為說一堆片假名就能顯得你很聰明是吧!」
- 如「都民
ファースト( )」,完全可以使用「都民優先( )」。感覺就是為了裝逼故意說一堆片假名。
- 如「都民
-
《假面騎士Fourze》中弦太朗對濫用片假名行為的吐槽
-
《赤壁》電影名火星文版
レッド・クリフ( ) -
遊戲界面常愛用。不說和漢字比,甚至不如古早遊戲用英文字母時簡潔。(然後常因片假名實在太長了影響界面故又不得不插入點漢字)上圖為遊戲王卡片力量系列遊戲通用主菜單。
類似情況
除開日語,由於文明自身文化深度不夠無法意譯外來詞彙,從而大量音譯外來詞的現象在語言界其實相當常見,譬如韓語、馬來語等語言也音譯了不少外來詞,但日語由於其不分時宜的大量搬運(可以用本土詞彙代替時選擇音譯)、獨樹一幟的標誌方式(音譯詞全部用片假名標識)、讀音莫名喜感、日本文化影響力大和日語曾經大量使用漢字詞意譯外來詞等原因受到中文圈網友的特別關注並被調侃。
作為片假名音譯語源之一的英語,在現代佔據幾乎絕對的主導地位。由此戰後引入的多為來自英語的外來語,片假名音譯泛濫有其一份功勞。英語幾乎是唯一無法拼讀的拼音文字,拼讀規律亂到實際運用中幾乎大概可視為沒有。導致美國的高閱讀障礙率和文盲率五分之一的次要原因之一。(原因是英語詞彙語源混亂,不同語言的詞彙混到一塊模糊了字母組合的讀音。據統計,英語詞彙中,拉丁語約佔29%,法語約佔29%,古日耳曼語約佔26%,希臘語約佔6%。於是出現了英語作為拼音文字需要用另一種拼音文字(音標,其實片假名也類似)來給它注音的搞笑現象,還有「ghoti」一類調侃英語發音混亂的人造詞彙的誕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