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條目介紹的是初代作品。關於整個系列的介紹,請見「勇者鬥惡龍系列」。 |
---|
勇者鬥惡龍 | |||||
原名 | ドラゴンクエスト | ||||
常用譯名 | 勇者鬥惡龍 | ||||
類型 | 角色扮演遊戲 | ||||
平台 | Family Computer • MSX/MSX2 • Super Famicom • Game Boy Color • 功能手機 • Wii • Android • iOS • Nintendo 3DS • PlayStation 4 • Nintendo Switch | ||||
分級 |
| ||||
開發 | Chunsoft | ||||
發行 | 日本:Enix 北美:任天堂 | ||||
總監 | 中村光一 | ||||
製作人 | 千田幸信 | ||||
設計師 | 堀井雄二 | ||||
角色設計 | 鳥山明 | ||||
編劇 | 堀井雄二、宮岡寬 | ||||
程序 | 中村光一、吉田幸司、山森丈範 | ||||
音樂 | 椙山浩一 | ||||
模式 | 單人 | ||||
系列 | 勇者鬥惡龍系列 | ||||
發行時間 | 1986年5月27日
|
《勇者鬥惡龍》(日語:ドラゴンクエスト,英語:Dragon Quest),重製版本也稱《勇者鬥惡龍I》,是1986年發行的日式角色扮演遊戲,由Chunsoft開發、Enix發行,對應Family Computer遊戲機。遊戲為「日本國民RPG」勇者鬥惡龍系列的開山之作,由堀井雄二主創、鳥山明設計角色、椙山浩一譜寫音樂。遊戲於1993年於Super Famicom遊戲機重製;以該重製版為藍本,遊戲後又於Game Boy Color、Wii、Android、iOS等平台發行。因版權原因,遊戲早年在北美發行時改名「Dragon Warrior」。2016年Android和iOS版推出繁體中文補丁,標誌本作發行30年來首度中文化。
遊戲設定於阿雷夫加爾德大陸。玩家扮演古代英雄洛特的後裔,受國王之命消滅邪惡龍王,救出公主並奪回光之石。
暗之龍的羽翼伸向全世界時,繼承了勇者洛特之血的人會出現,化身為照亮黑暗的光。 —— 關於洛特繼承者的預言
古昔,阿雷夫加爾德大陸為黑暗所籠罩。然而傳說中的勇者洛特降臨;他利用三樣寶物登上魔島,並藉助光之石打敗了支配黑暗的魔王。戰後,他將三件寶物委託給三賢者保管,光之石則交給了阿雷夫加爾德統治者拉魯斯1世。在光之石的加護下,大陸迎來了長久的和平。
然而在拉魯斯16世統治時,邪惡的龍王突然出現。龍王從拉達多姆城奪走並封印了光之石;國王獨生女蘿拉公主則被魔物擄走。失去光之石的光芒,魔物再度降臨阿雷夫加爾德,大地開始腐化為毒沼。許多壯士徵討龍王,但都沒有生還。預言稱,當暗之龍出現之時,繼承洛特之血的勇者將會降臨。
主人公是勇者洛特的後裔,受國王拉魯斯16世之命,獨自啟程奪回光之石。龍王城位於魔島,和拉達託姆一水之隔卻無法直接到達。在洛特洞窟,主人公找到洛特留下的石板,得知登上魔島需要三件寶物,而這些寶物由三位賢者保管。因此,主人公踏遍阿雷夫加爾德各地,拜訪三位賢者。期間,主人公解救了遭惡龍關押的公主,並將她抱回了拉達託姆王宮。送公主回城的途中時,如果在旅店留宿,醒來時旅店老闆會說「昨夜過得很開心吧」。
集齊三樣寶物後,主人公架起了通往魔島的彩虹橋。殺入龍王城深處遇到龍王,龍王提出要和主人公平分世界,但主人公回絕了龍王的「好意」。一番苦戰之後,主人公消滅龍王取回光之石,阿雷夫加爾德迎來了和平。結局中,凱旋的主人公和蘿拉一起,開啟了新旅程。
玩家在遊戲啟動界面中,選擇開始新遊戲或繼續遊戲,並指定文字顯示速度。新遊戲開始前,玩家將為主人公起至多四個平假名的名字。和後世大多數JPRG不同,本作只有一名玩家角色。遊戲通過密碼存檔:和拉達託姆城的國王對話,獲得20位平假名字母的「復活咒文」;玩家重啟遊戲時,輸入抄下的密碼便可繼續遊戲。
如同多數RPG遊戲,玩家在城鎮中整備與打聽情報,探索大地圖和迷宮,前往下一處目的地。地圖界面以第三人稱顯示,玩家操控主人公圖標前後左右移動。Famicom版地圖界面有八項菜單:
大地圖和迷宮地圖中會隨機遇怪。戰鬥為回合制,玩家有攻擊、咒文、道具、逃跑四項指令。擊敗敵人後會得到經驗值和金錢。自己HP為0則戰敗,自動返回王城被國王復活,並被扣除一半金錢以示懲罰。(我,國王,打錢)
1982年,堀井雄二參加遊戲發行商Enix舉辦的「第一屆業餘編程大賽」,其作品《Love Match Tennis》獲得入圍獎。此次賽事中,堀井結識了另一位獲獎者,《Door Door》作者中村光一。此次競賽獲獎者多同Enix建立了合作關係。1983年,堀井憑藉冒險遊戲《港口鎮連續殺人事件》在遊戲界打響名氣。中村則通過《Door Door》移植版賺得巨額版稅,並創立了遊戲開發公司Chunsoft。
《勇者鬥惡龍》發行當時,日本Famicom市場尚以動作遊戲為主,許多玩家未接觸過RPG;遊戲設計時為這類玩家做了諸多考量。遊戲從王宮中開始,玩家可藉此熟悉對話、開寶箱、開門、下樓等基礎指令。出城第一次進入大地圖,即可隔海望見龍王城,是為新手指明瞭遊戲方向。戰鬥方面對於襲擊敵人,玩家只需選擇「攻擊」指令還擊;而升第1級只需7點經驗值,玩家可很快理解戰鬥—升級—變強的遊戲機制。
平台 | 標題 | 發售時間 | 備註 |
---|---|---|---|
Famicom NES |
ドラゴンクエスト Dragon Warrior |
日本:1986年5月27日 北美:1989年5月 |
原版遊戲。 |
MSX/MSX2 | ドラゴンクエスト | 日本:1986年 | 日本家庭電腦移植版。角色移動時明顯卡頓。 |
Super Famicom | ドラゴンクエスト I・II | 日本:1993年12月18日 | 和二代作為合輯發售。奠定了後續重製版的內容基礎。 |
Game Boy Color | ドラゴンクエスト I・II Dragon Warrior I & II |
日本:1999年9月23日 北美:2000年9月 |
基於Super Famicom製作,增加了龍王奪走光之石、魔物擄走公主的片頭過場。 |
功能手機 | ドラゴンクエスト | 日本:2004至2006年 | 適用於日本功能手機。 |
Wii | ドラゴンクエスト25週年記念 ファミコン&スーパーファミコン ドラゴンクエストI・II・III | 日本:2011年9月15日 | 25週年紀念合輯,復刻FC和SFC的洛特三部曲。標題如此直白地說明瞭合輯收錄內容 |
Android/iOS | ドラゴンクエスト Dragon Quest |
日本:2013年11月28日 全球:2014年9月11日 |
美版2016年通過補丁推送中文更新。 |
Nintendo 3DS/PlayStation 4 | ドラゴンクエスト | 日本:2017年8月10日 | 僅數字版。 |
Nintendo Switch | ドラゴンクエスト | 全球:2019年9月27日 |
作為系列首版遊戲,Famicom版設計有許多不足。例如,遊戲角色沒有轉身設定,始終面向前方;玩家對話時必須選擇方向。
外星科技曾以日版為基礎盜版漢化本作,並以「勇者鬥惡龍IV」為題銷售。此漢化版將原版的密碼存檔改為電池存檔。
美版遊戲於1989年5月發售。為避免和同名桌遊「DragonQuest」的權利糾紛,美版標題改為「Dragon Warrior」。美版由任天堂發行;當時在HAL研究所就職的巖田聰參與了本地化工作。
和三年前的日版相比,美版遊戲品質有所提升。例如角色圖標比日版更細膩且支持轉身,玩家對話時無需選擇對話方向。日版復活咒文改為電池記錄;玩家至多可建立三個存檔。
遊戲文本模仿了古英語,例如使用thou表示you。角色和地名翻譯另起爐灶,例如羅德翻譯為「Erdrick」,而非貼近日語原文的「Loto」。咒文則按用途翻譯,如低階回復魔法霍伊米翻譯為「Heal」,高階回復魔法貝霍伊米翻譯為「Healmore」。
遊戲移植於日本MSX和MSX2家庭電腦,於1986年年末發售。MSX捲軸和活動塊處理能力較弱,遊戲角色活動塊顯示為黑邊,且移動時卡頓較為明顯。
1993年12月18日,本作和續作《惡靈之神》以合集形式,於日本Super Famicom平台上獨佔發售。遊戲採用1992年《勇者鬥惡龍V》的引擎製作。
Super Famicom版較Family Computer版變化如下——
Game Boy Color版基於Super Famicom版製作,於1999年9月23日在日本發售。遊戲加入了龍王奪走光之石、魔物擄走公主的片頭過場。
該版本於2000年9月在北美發售。此版本名詞翻譯忠實於日版原文,如羅德改譯為「Loto」。
為紀念系列25週年,2011年9月15日,Square Enix發行了Wii合輯《Draon Quest 25週年紀念 Famicom & Super Famicom Dragon Quest I·II·III》。一如標題所示,合輯移植了FC及SFC版洛特三部曲。在保留遊戲原有記錄方式(FC前兩作為密碼,其餘作品為存檔)的基礎上,合輯還加入了中斷存檔功能。
合輯收錄以下特典:
首批遊戲還封有28毫米實體版紀念小徽章和錢袋。
2013年11月28日,Square Enix在日本發布了Android及iOS版《勇者鬥惡龍》。遊戲通過「Dragon Quest Portal App」應用內購下載。前100萬名用戶作為紀念可免費下載。與智慧型手機版發售同日,三張遊戲音樂專輯於iTunes Store上架,分別是:東京都交響樂團的《勇者鬥惡龍I》交響組曲、東京弦樂團演奏的《勇者鬥惡龍I》組曲,以及合成器版遊戲原聲。
2014年9月11日,全球版作為獨立App販售。2001年美版《勇者鬥惡龍VII》發售時,Enix已取得「Dragon Quest」商標權,故本作英文版標題得以正名。人名和地名翻譯方面,遊戲重新採用經典的NES版魔改譯名。2016年國際版推送繁體中文補丁,標誌本作首度官方中文化。
基於智慧型手機版製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