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 |
用語名稱 | 二次元手遊 |
---|---|
其他表述 | 二次元手機遊戲 / 移動遊戲、二遊、動畫風手遊、動漫宅向手遊[1] |
相關條目 | 手機遊戲、二次元 |
二次元手遊(日語:アニメ調ゲーム;英語:anime/gacha(註)前者特指日式動漫,後者原意為“扭蛋”,引申為“抽卡” (mobile) game)是21世紀10年代後在玩家和業界使用的非正式、不嚴謹的用語,指代一類視覺效果借鑑傳統(日系)ACG作品、被打上「二次元」標籤的手機遊戲。
其實早期遊戲和漫畫、動畫的聯繫不可謂不緊密,畢竟2d遊戲時代,遊戲和動畫都是「紙片人」,自然會在畫風上趨同進化;但到3d遊戲時期,隨著用電腦程式模擬真實場景的技術日趨成熟,大多數遊戲的美術風格和動畫逐漸脫鉤。當然,仍有很多遊戲繼承並發展了動畫畫風,甚至將動畫畫風運用在3d遊戲中,典例就是《女神異聞錄》系列,這也為後來3d二次元手遊的井噴式發展提供了基礎。
到了智慧型手機興起的21世紀10年代初,其時IOS和Android這兩大作業系統平台在智慧型手機上剛剛普及,手機的存儲和性能也不足以存儲和運行高度擬真的3d遊戲,即使勉強將PC/主機遊戲簡化後移植,其畫面質量也只能說十分勉強,輕量化、不吃性能的2d遊戲依舊是智慧型手機遊戲市場的主流。這給遊戲和動畫的再一次深度掛鉤提供了大好機會。
目前公認最早的「二次元手遊」是2012年4月9日開服的《擴散性百萬亞瑟王》,其基本上奠定了下文所說的二次元手遊的所有特徵:動畫畫風、以抽卡模式獲取角色並養成後組隊參與PVE對戰,弱社交、弱競爭、輕玩法和重劇情和人設的手機網路遊戲。此後2013年4月23日開服的網頁遊戲《艦隊collection》將當時開始興盛的軍武擬人(萌娘化)浪潮帶入遊戲領域,並催生一系列軍武擬人手遊。由於物品擬人(尤其軍武萌娘化)長期被外界視作一種「二次元」題材,「二次元手遊」再一次受到關注。
隨著手機性能的提升,越來越多的高質量3d遊戲開始在智慧型手機平台上發布,二次元手遊也緊隨其後跟隨這波浪潮,其中以《崩壞3》最為有名。
由於早期二次元手遊的主要受眾是宅男玩家,外加其發展的同時期戀愛向Galgame、後宮動畫等後來被稱為「廢萌」的作品形式大為興盛,二次元手遊大多為男性向,只有女性可玩角色和男性玩家角色,且不乏對玩家角色抱有戀愛感情的可玩角色。後來,為了在泛ACG愛好者甚至更廣泛的玩家群體中吸引更多受眾(俗稱「擴圈」),也出現了女性向和一般向的二次元手遊。當然,最早的二次元手遊《擴散性百萬亞瑟王》就是一般向遊戲,其中的男性可玩角色之多甚至使該遊戲獲得了「掰彎性百萬亞瑟王/擴散性掰彎亞瑟王」的戲稱。
由於以下原因,早期的男性向二次元手遊往往和「與虛擬美少女談戀愛的遊戲」甚至「渴望紙片美少女的死肥宅才會玩的遊戲」之類的刻板印象甚至汙名化認知掛鉤,甚至導致二次元手遊一度獲得了「妓院加賭場」的惡名:
這導致後來出品的一般向二次元手遊往往極力避開或隱藏上述屬性,以免湧進來的路人玩家和關注遊戲的各種社會群體對遊戲產生誤解甚至反感。這種模式也被一些遊戲玩家稱作「隱性媚宅」或「硬核不媚宅」。
此外,遊戲圈內外一些人士對二次元手遊玩家也有「魔怔」、「飯圈化」、「聽不得對遊戲廠商的批評」的負面刻板印象。這些刻板印象產生的原因尚不明確。有觀點認為跟21世紀10年代中前期三大軍艦擬人遊戲玩家的爭吵有關;另有觀點則認為跟2019年大量二次元手遊出現破圈效應,進而使得玩家社群複雜化與極端化有關;更有觀點認為跟《原神》爆火後,大量資本入局二次元手遊,二次元手遊數量增加後質量參差不齊,玩家傾向進一步複雜化導致社群輿論動盪有關。當然確實有一些二次元手遊玩家圈的爭吵用詞變成了遊戲圈甚至網絡上的普遍用語,如「拄柺杖」。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熱血向、戰鬥向動漫IP會被改編成PVP遊戲,而一般的二次元手遊出於輕量化設計大多為PVE遊戲模式,且這部分PVP遊戲相比一般二次元手遊並不重視劇情和人物塑造,故這些遊戲是否屬於「二次元手遊」頗具爭議。
物品擬人(尤其是萌娘化)一直是二次元手遊依靠的宅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軍武娘因為將早期二次元手遊受眾——宅男喜好的兩種事物——武器和美少女結合起來,更是大受歡迎。
所有在手機平台運行的Galgame和乙女遊戲等有時也會被劃入「二次元手遊」範疇;一些棋牌類手機遊戲(如《影之詩》《雀魂》)由於本身美術風格為日式動漫畫風,也會被視作「二次元手遊」,儘管其和一般的二次元手遊在玩法等方面風馬牛不相及。
「二次元手遊」或其簡稱「二遊」有時被一些人用作另一個不嚴謹概念——「宅男遊戲」——的別稱,而「宅男遊戲」的定義為:以宅男玩家為核心群體,可玩角色以高度「媚宅」的美少女為主的遊戲,即所有男性向和大部分一般向[2]二次元手遊。這導致女性向二次元手遊經常被開除「二遊」籍。這種將「二次元手遊」和宅男掛鉤的認知,實際上約等於將「二次元手遊」的簡稱「二遊」擴寫為「二次元畫風美少女養成遊戲」,並使得一些人認為「二次元手遊」必須且只能靠塑造「媚宅」美少女來吸引宅男玩家,並藉此貶低一些以世界觀、劇情敘事和玩法見長的一般向二次元手遊。
由日式動畫畫風PC/掌機/主機遊戲移植或改編的手機遊戲(如《女神異聞錄》系列的手機版《女神異聞錄:夜幕魅影》)是否可以界定為「二次元手遊」尚存在爭議。當然,部分玩家會將這些同樣借鑑了日式ACG作品美術風格的非手機平台遊戲稱作「二次元遊戲」,並用「二次元手遊」和「二次元遊戲」共用的簡稱「二遊」稱呼之。但視覺小說儘管被不少人視作「二次元」的一部分,可被稱作「二次元遊戲」,卻很少被簡稱為「二遊」。